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ㄥˊㄊㄨㄢˊ˙ㄉㄜㄋㄧˊㄊㄨˇㄖㄨˊ:「ㄊㄨˇㄎㄨㄞˋ」、「ㄋㄧˊㄎㄨㄞˋ」。
  2. ㄐㄧㄝˊㄐㄩˋㄔㄥˊㄎㄨㄞˋ˙ㄉㄜㄨˋㄊㄧˇㄖㄨˊ:「ㄅㄧㄥㄎㄨㄞˋ」、「ㄊㄤˊㄎㄨㄞˋ」、「ㄕˊㄎㄨㄞˋ」。
  3.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ㄎㄨㄞˋㄓㄨㄤˋㄏㄨㄛˋㄆㄧㄢˋㄓㄨㄤˋㄉㄨㄥ西˙ㄒㄧ˙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ˊㄎㄨㄞˋㄉㄧˋ」、「ㄙㄢㄎㄨㄞˋㄊㄤˊ」。②ㄐㄧˋㄙㄨㄢˋㄑㄧㄢˊㄅㄧˋ˙ㄉㄜㄉㄢㄨㄟˋㄒㄧㄤㄉㄤㄩˊㄩㄢˊ」。ㄖㄨˊ:「ㄕˊㄎㄨㄞˋㄑㄧㄢˊ」。
  4. ㄧˊㄎㄨㄚˋㄧˋㄑㄧˇㄧˋㄊㄨㄥˊㄖㄨˊ:「ㄉㄚˋㄐㄧㄚㄧˊㄎㄨㄚˋㄌㄞ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ài
解釋:
  1. 結聚成團或固體狀的東西。
    【例】肉塊、糖塊、冰塊
  2. 一起、一同。
    【例】等一下,我們一塊兒走。
  3. 量詞:(1) 計算塊狀或片狀東西的單位。
    【例】一塊地、三塊糖 ◎ (2) 計算錢幣的單位。相當於「元」。
    【例】十塊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ài
解釋:
[名]
1.成團的泥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予之塊。」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濼陽消夏錄五》:「里人王驢,耕於野,倦而枕塊以臥。」
2.團狀的東西。如:「肉塊」、「糖塊」、「冰塊」。
3.量詞:(1)計算塊狀或片狀東西的單位。如:「一塊地」、「三塊糖」。(2)計算錢幣的單位。相當於「元」。如:「十塊錢」。
[副]
一起、一同。如:「大家一塊兒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東西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成團之泥土。《說文解字.土部》:「塊,墣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濼陽消夏錄五》:「里人王驢,耕於野,倦而枕塊以臥。」

2. 團狀物。如:「肉塊」、「糖塊」、「冰塊」。《儒林外史》第四七回:「看見他們大肥肉塊、鴨子、腳魚,夾著往嘴裡送,氣得火在頂門裡直冒。」

3. 安然。《穀梁傳.僖公五年》:「塊然受諸侯之尊已,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4. 獨處。《集韻.平聲.灰韻》:「塊,獨處皃(貌)。」《莊子.應帝王》:「彫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塊兮鞠,當道宿。」

5. 一起、一同。如:「大家一塊兒來。」《官場維新記》第九回:「小玉鳳見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連忙拋了各客,溜進房間裡來,與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塊兒。」

6. 當量詞:

⑴ 用以計算塊狀或片狀。如:「一塊地」、「三塊糖」。唐.皇甫湜〈石佛谷詩〉:「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塊石。」《儒林外史》第二回:「把周先生臉上羞的紅一塊,白一塊,只得承謝眾人,將酒接在手裡。」

⑵ 用以計算錢幣。相當於「元」。如:「十塊錢」。《紅樓夢》第五一回:「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

注音: ㄎㄨ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