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秤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ㄏㄜˊ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píng[二]ch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ㄥˊㄌㄧㄤˊㄨˋㄊㄧˇㄓㄨㄥˋㄌㄧㄤˋ˙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ㄊㄧㄢㄆㄧㄥˊ」。

注音:
解釋:
  1. ㄏㄥˊㄌㄧㄤˊㄨˋㄊㄧˇㄓㄨㄥˋㄌㄧㄤˋ˙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ㄔㄥˋㄍㄢˇ」、「ㄔㄥˋㄔㄨㄟˊ」、「ㄅㄤˋㄔㄥˋ」、「ㄉㄧˋㄔㄥˋ」。
  2. ㄏㄥˊㄌㄧㄤˊㄨˋㄊㄧˇ˙ㄉㄜㄓㄨㄥˋㄌㄧㄤˋㄖㄨˊ:「ㄍㄨㄛˋㄔㄥˋ」、「ㄑㄧㄥˇㄔㄥˋㄧˊㄒㄧㄚˋㄓㄜˋㄎㄨㄞˋㄓㄨㄖㄡˋㄧㄡˇㄉㄨㄛㄓ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èng
解釋:
  1. 度量物體重量的器具。
    【例】磅秤、地秤、桿秤 ◎
  2. 測量輕重。
    【例】他把挑好的水果交給老闆秤重算錢。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1. 衡量物體重量的器具。
    【例】天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èng
解釋:
[名]
度量物體重量的器具。同「稱」。如:「磅秤」、「彈簧秤」。
[動]
量輕重。同「稱」。《紅樓夢》第一二回:「王夫人命鳳姐秤二兩給他。」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名]
衡量物體輕重的工具。如:「天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ì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測量重量。
同義詞: 量、磅
音讀: p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ㄥˋ

1. 度量物體重量之器具。同「稱」。如:「磅秤」、「彈簧秤」。《魏書.卷七八.列傳.張普惠》:「依今官度、官秤,計其斤兩、廣長,折給請俸之人。」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廝放屁,秤上現秤八兩,我吃了你一塊兒那。」

2. 古代之重量單位,十五斤為一秤。宋.蘇軾〈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一百九十餘萬秤,此特一郡之數耳。」《水滸傳》第八五回:「封宋江為鎮國大將軍,總領遼兵大元帥,賜金一提,銀一秤,權當信物。」

@A02937

㈡ㄔㄥ

1.量輕重。《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臺盤,只好在廚房裡,或女兒房裡,幫著量白布、秤肉,亂竄。」《紅樓夢》第一二回:「王夫人命鳳姐秤二兩給他。」

2.衡量,評估。《太平廣記.卷一三七.上官昭容》:「其母將誕之夕,夢人與秤曰:『持此秤量天下文士。』」《朱子語類.卷一○四.自論為學工夫》:「他聖人說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著心去秤停他,都不使得一毫杜撰,只順他去。」

@A02937

㈢ㄆ一ㄥˊ

「天秤」:天平,量物輕重之工具。《醒世恆言.三五卷.徐老僕義憤成家》:「他已先借下一副天秤法馬,提來放在桌上,與顏氏取出銀子來兌,一色都是粉塊細絲。」《明史.卷三七.曆志七》:「宮數:白羊初,金牛一,陰陽二,巨蟹三,獅子四,雙女五,天秤六,天蝎七,人馬八,磨羯九,寶瓶十,雙魚十一。」

注音: ㈠ㄔㄥˋ ㈡ㄔㄥ ㈢ㄆ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秤仔量仔戥仔過度過磅過頭磅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