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宋史藝文志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仕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宋史藝文志補〕1卷,舊題清倪燦(1626-1687)撰,盧文弨校訂。燦字闇公,上元人。康熙16年(1677)舉人,18年召試博學鴻儒列一等二名,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其書法詩格,秀絕一時。著有雁園諸集。然此書實是清黃虞稷(1669-1691)撰。虞稷字俞邰,泉州人。康熙時舉博學鴻儒,授明史、清一統志纂修官。家藏書80,000餘卷,室名千頃堂,著有〔千頃堂書目〕、〔楮園雜志〕等。
  是書凡1卷。分4部:經部11類,史部18類,子部13類,集部8類,共著錄678家,12,742卷。
  〔宋史〕本有〔藝文志〕,咸淳以來,尚多闕略,至遼金元三史則並不志藝文。康熙時,議修明史。當時虞稷仿〔隋書〕兼〔五代史志〕之例而為之補,成〔藝文志稿〕。由徐乾學進呈。後又由王鴻緒根據此稿,改為〔明史稿〕之〔藝文志〕,而今所見張廷玉之〔明史藝文志〕,即用王稿。王、張二志,皆以斷代為限,故將黃氏所補之南宋及遼金元四代藝文,一概刪去。後經盧氏將此4種,各自為編,校訂輯刻於〔群書拾補〕,即為〔宋史藝文志補〕與〔補遼金元藝文志〕二書。倪燦嘗代虞稷撰〔明史藝文志稿序〕,後人遂誤認為其所撰。
  補宋史藝文者,除此書外,尚有朱文藻〔宋史藝文志補〕,王榮蘭〔宋史藝文志補遺〕,惜皆未見傳本。故盧氏補刊之功不可泯滅。此書所補者,有已為宋志所著錄者,如曹粹中〔詩說〕、方愨〔禮記解義〕、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小學紺珠〕、江文叔〔桂林志〕、張元幹〔蘆川詞〕等皆是,不闕而為之補,是其小疵,然於宋代文獻之補苴,則功不可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宋史藝文志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