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tǐ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實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tǐ |
解釋:
1.實際存在的物體,統稱為「實體」。 2.哲學上指事物中必然存在的本質,無此本質,其事物即不能成立。 3.有實際內容的事物整體。如:「經濟實體」、「教育實體」、「政治實體」。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實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hysical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裝置的電子或機器等實質層次有關議題,而非概念或觀念層次。參【邏輯】(logical; LOG)。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Substance, Substratum |
作者: | 湯梅英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體源自拉丁文sub以及stare,意指站立在下面,也就是指在現象之下,永遠不改變的。在希臘文中則以ousia及hypokeimenon最能表達拉丁文的意涵,即本質和具體之綜合;因此中文譯為實體。實體的特點為其不存在於另一物,而存在於自身;其價值與意義蘊涵於自身,因此可藉其自身來下定義,而不須依附於其他事物。實體是存在的基礎,其他東西的存在,都必須依賴實體的存在,如果實體不存在,則其他東西都不可能存在,例如:「白的人」其中「白」是無法離開具體的「人」而存在,因之實體是最基本的存在。 亞里斯多德認為實體(ousia)是指不能表述一個主體,又不存在於一個主體中的東西,例如個別的人和馬,也就是個別的個體。我們可以說「蘇格拉底是人」,但不能說「人是蘇格拉底」。所以人可以表述主體蘇格拉底,而蘇格拉底不表述任何東西,此種最真實、最原初、最確定的意義的實體,稱為原初實體(primary substance)。此外,亞里斯多德認為「屬」(species)是包括著原初實體的東西,也稱為實體;同樣,包括著屬的「種」(genus)亦稱作實體。如前例中「人」表述「蘇格拉底」這個主體,但是並不存在於主體中,人是共相,是「屬」,而蘇格拉底是屬於人這個「屬」中的一個個體。個別的人包括在「人」這個「屬」中,而「人」又包括在「動物」這個「種」裡,因此「人」和「動物」就是附屬實體。依據亞里斯多德的看法,具體個物是原初實體,也是其他所有東西的主體,所以是最嚴格意義的實體;而原初實體的「屬」和「種」,則是除了原初實體之外,所有其他東西的主體 ,因此原初實體的「屬」和「種」也稱為實體,即附屬實體。總之,亞里斯多德將具體個物及其「屬」和「種」都稱為實體;而實體具有單一性與同一性,沒有對立的性質,可以在大小、顏色等附質的變化(accidental change)中維持本質的不變;由此可以應用於實在界的不同領域,而成為了解這個世界的概念架構。 亞里斯多德先奠定探究實體的典型;然而日後的哲學史中,對實體卻衍生出許多不同的見解。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認為實體是獨立自存的,不從屬於其他事物,因此將之分為有限實體與無限實體,而神本身是真正的實體。斯賓諾莎(B. Spinoza, 1632~1677)因而引伸此概念,主張實體唯一和泛神論。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則將實體概念應用於經驗領域,認為實體之決定性的特徵在於時間的延續,也就是在永恆中看時間,在無限中看空間,就能掌握時空中的一切事物。萊布尼茲(Gottfried W. Leibniz, 1646~1716)及傾向自然科學的哲學家們,往往強調實體之動態的一面;認為實體是單純而自身完整的事物,或稱單子,是具有動力和目的性力量的中心點。現實主義及存在主義則把實體視為實在事物僵化的殘渣,而放棄不談,認為只有行動才是實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