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如廁訓練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ilet Training
作者: 黃意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如廁訓練即訓練幼兒控制大、小便,訓練幼兒自己到廁所處理大、小便的事項。
  如廁訓練除了訓練的技巧之外,個體的成熟亦非常重要。肌肉與神經尚未發育完成以前無法訓練。大便的控制一般都開始於出生後六個月,小便的控制一般在出生後十五個月至十六個月建立。
  實際上,如廁訓練的年齡每個社會各有不同,有些原始部落不注意這問題。在二十世紀的二十至三十年代,不少專家認為訓練愈早愈好,甚至早在八個星期就可以開始;成功的母親可以預估嬰兒要大小便的時間,適時將他放在便盆上,這就是訓練的開始。今日專家卻認清一個事實:在生命的第一年大小便是不自主的,若說訓練的成功只是母親敏銳的覺察成功,並未真正訓練到孩子自主的行為。因此現代的小兒科醫生大多主張讓孩子自己去決定他學習的時間表。
  如廁訓練宜多獎勵少責罰,並依幼兒的進度逐步漸近、引導並等待幼兒自己完成,也可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培養幼兒自己如廁。一般的進度如下:
  四十週,放在便盆上偶爾會成功;一歲,每天有若干時間不能容忍溼尿布;十五個月,坐在便盆上有時乖乖便出,有時卻故意忍住,抱他起來卻立刻便出;十八個月,會主動表示要大小便;二十一個月,會來報告自己大小便的結果;兩歲,不會抵抗慣例的坐便盆,得意自己的成就;兩歲半,閉尿時間加長;三歲,按時坐便盆,夜裡有需要會要求大人陪伴;四歲,大小便時間有一定的習慣;五歲,已會自己負責,偶爾要大人提醒;六歲,會自己照顧好,偶爾的失誤會感覺狼狽。
  太早作如廁訓練可能產生的危險有二:(1)成人過分的表現引起兒童緊張,(2)成人把偶爾的成功錯認為是永久性的。
  如廁訓練中會有一些特殊現象,如:當幼兒疲倦、生病或鬧情緒時,偶然會有失誤;小便的控制作用在幼兒末期有時仍會保留在初學狀況;大部分幼兒,白天多能保持乾燥,生病等情況時例外,但是晚上要完全保持乾淨則差別很大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如廁訓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