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 - 教育百科
復 |
|
- 部首 彳
- 部首外筆畫 9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fù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ù |
解釋:
[動] 1.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3.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4.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 [副] 再、又。如:「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助] 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名] 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2.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òu |
解釋:
(一)[副]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返、還。《說文解字.彳部》:「(復),往來也。」《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 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3. 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晉.杜預.注:「復,報也。」《西遊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報復,何以為人?」 4. 免再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唐.顏師古.注:「復者,除其賦役也。」 5. 實踐。《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宋.朱熹.集注:「復,踐言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下以復吾平生之志。」 6.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7. 再、又。如:「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六十種曲本.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二二齣》:「此婦今雖放回,恐其舊念復萌,為害不小。」 8. 助詞。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9. 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
|
注音: | ㄈㄨ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復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