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人教育學程規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gram Planning of Adult Education
作者: 魏惠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人教育學程規劃係指成人教育工作者為使教學滿足學習者及社會的需要,經過審慎的選擇目標、運用和安排有效的社會、文化資源,進而形成有意義的學習經驗,並評鑑其效果的歷程。
  成人教育的實施有賴良好的學程規劃。此過程或稱學程規劃(program planning),或稱學程發展(program development)。有人使用課程規劃(curriculum programming)或課程發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詞。另有人稱為活動或學程設計(programming)。一般說來,課程(curriculum)一詞多用於正規教育的領域,學程(program)則適用於非正規教育的領域。
  學程規劃的名詞雖然不一,各種規劃或設計的模式也有不同的重點,但是通常包含以下幾個要素:需求的確認,目標的建立,內容、策略、資源、活動的選擇及組織,環境的安排,甚至時間、經費的運用,以及評鑑學習者的方法運用等都包含在內。此外,整個學程的推廣、溝通、實施及評鑑,也是成功的方案規劃所不可或缺的步驟。
  成人教育學程規劃的模式很多,以下五種是比較重要的模式:胡爾的模式(Houle's Model)、波恩的概念學程模式(Boone's conceptual programming model)、那德勒的重要事件模式(Nadler's critical events model)、博雅研究學士學程模式(the bachelor of liberal studies program model)、護理繼續教育模式(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model)、諾爾斯的自我導向學習模式(Knowles'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等。
  胡爾和波恩的模式都重視計畫、設計、實施、評鑑的程序;胡爾的模式強調教育活動的確認應該在目標的確認之先:教育活動的確認就是在決定那些活動值得學習、需要學習。波恩的模式對於如何把需求轉化成目標有具體的建議。那德勒的模式最大的特色在於重視評鑑及回饋。博雅研究學士的模式特別重視科際整合學習,學習順序由淺入深,利用主題來融合不同領域的學習。護理繼續教育模式的特色主要是重視組織的結構及需求,需求的確認是整個規劃的起點。諾爾斯的自我導向學習模式是以個人主動的學習為中心,組織的需要並非考慮的重點,因此學習者就是規劃與實施者。
  有些學者試著提出一般性的規劃模式,希望能適用於各個不同的領域,但是各領域的人員通常還是基於特殊需要,發展出獨特的模式。成人教育學程規劃的模式雖然各具特色,不過,在這個領域之內仍然存在著許多值得學程規劃者探討與深思的議題,例如:有效的選擇、過濾並滿足成人需求的方法,調和個人與組織需求的方法,以及統整不同教育哲學以為方案規劃之方法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人教育學程規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