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教會 - 教育百科
東 | |
方 | |
教 | |
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查時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東方教會為基督教中東正教、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三大派之外的獨立小派之一;屬於此類小派者,有科普替教會(Coptic Church),亞美尼亞教會(Armenian Church)和聶斯脫利派(Nestorious)等。自第一世紀基督教在地中海東岸出現後,不僅傳往歐洲的希臘和羅馬地區,也向亞洲的中東與近東傳播,更向非洲傳播,故在這些地區建立的基督教會,以其地理位置的偏東,而得「東方教會」的總稱號,東正教以地理位置言,也可以歸屬於此一稱號下,但就教義信仰言,各派之間,大同之中尚有小異,現再介紹於下:科普替教會主要分布於非洲的埃及和伊索匹亞,自第一世紀建立基督教會之後,與君士坦丁堡教會維持兄弟教會的關係,西元四五一年在查爾西登(Chalcedon)大公會議上,制訂關於基督具「神性」與「人性」二性並存的教義,此一見解不能為非洲地區的教會所接受,彼等主張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二者已完全結合成為一性,故是主張「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者,為此而告分裂,成為獨立的教派,在教會的儀式中使用科普替語,「科普替」(Copt)的原意為埃及人,是阿拉伯人於七世紀中進入埃及時,對埃及原住民的稱呼,以後就專指信仰科普替派基督教的人,並稱此派為科普替教會。 亞美尼亞教會主要分布於亞美尼亞一帶,曾為亞美尼亞王國的國教,原本該地為希臘正教的信仰區,五世紀中葉,亞美尼亞教會不能同意在西元五四一年,在查爾西登(Chalceton)召開大公會議的決定,即關於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二性並存的教義,亞美尼亞科教會堅認「神性」與「人性」兩者可以完全結合成為一性,也就是主張「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從此由希臘正教中分裂出來而獨立。至於教會組織與儀式則頗接近希臘正教。 聶斯脫利教原本亦屬希臘正教,五世紀時,教會內部有安提阿派與亞歷山大派的神學論爭,屬前派的聶斯脫利(Nestorious)於西元四二八年被任命為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但該派的神學見解,即主張耶穌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不是「一位兩性」說,而是「二位二性」說,在西元四三一年於以弗所召開的大公會議中,被亞歷山大派掌控的大會斥為「異端」,聶斯脫利更受革職流亡化處分,乃與信徒逃往波斯帝國,得其國王之支持,在波斯帝國傳揚「二位二性」說的信仰,到五世紀末終成為一獨立教派,流傳於中東一帶,稱其教派名為「聶斯脫利派」,該派於七世紀時傳入中國,為基督教各派中最早傳入中國的一個教派,被稱之為「景教」,今該教派因伊斯蘭教之興起而沒落,唯尚有少數信徒存在於中東的伊朗邊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東方教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