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伊朗的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ies in Iran
作者: 林巧敏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伊朗位於亞洲西部,為人類古文化中心之一,其歷史悠久,國運時盛時衰,而其圖書館的興衰,亦復如此。伊朗圖書館的歷史區分,是以1906年伊朗革命而實施憲政政體為界;1906年以前是一段長期的帝國專制時代,圖書館僅以蒐集書籍為目的,專供少數皇室及學者使用而已,此時期稱之為傳統期(Traditional Era);1906年頒布憲法後,強調教育和各種研究自由的重要,圖書館在整個社會上的地位才漸有所改變,此時期謂之轉型期(Transitional Stage)。
  傳統期的伊朗圖書館,可分為3大類型:(1)皇家圖書館,包括王公和官吏的圖書館;(2)私家圖書館,是詩人、學者和神學者擁有的圖書館;(3)專門圖書館,包括回教寺院、學院和醫院等圖書館。伊朗因受到希臘於西元前333年、阿拉伯於西元641年、和蒙古於西元1220年的相繼入侵,傳統期的圖書館受到破壞現已無蹟可考。
  在憲法革命後,自由主義者和愛國群眾在德黑蘭設立了一所小型圖書館。此館於1935年,正式發展成為教育部的公共圖書館,其館藏多為波斯的古籍,以及阿拉伯的資料和外文書。1939年該館的藏書連同皇家圖書館的部分書籍,移到古伊朗博物館(Museum of Ancient Iran)附近的一棟嶄新建築物中,自此伊朗國家圖書館正式成立。該館共有波斯文、阿拉伯文和歐洲語文的藏書85,000冊,並收集伊朗設有的外國圖書館手抄本之照相版。
  伊朗的大學和學院圖書館現有60所,其分布的地區非常集中,其中35所即位於首都德黑蘭,1959年正式成立的德黑蘭大學中央圖書館暨檔案中心(Central Library and Documentation Cen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Tehran)是規模最大的一所。
  伊朗的專門圖書館有90%設於德黑蘭,並且由政府設立,差不多每一部會都設有圖書館,農業、教育、經濟、財政、勞工、內政和法律等部,均設圖書館。其中最重要的是外交部圖書館,設立於1934年,與藏政治法律書籍,官書文件檔案,和伊朗歷史外交的文件等;此外還有地圖、外國皇帝或領袖的手蹟、波斯帝國的命令、國際條約等,其藏書量總計10,000冊。另一重要的專門圖書館是國家諮商會議(National Consultative Assembly)圖書館,藏有手抄本和善本的特殊珍藏,其藏書約80,000冊,其中包括11,000冊的手抄珍本,由於其藏量不斷成長,與伊朗國家圖書館互補。
  伊朗學校圖書館發展較為緩慢,各學校圖書館平均藏書1,000冊,圖書多半置於學校的一間房間或是一所辦公室內,而在下課後僅開放數小時,其館員多由教師兼任。然而有趣的是學校圖書館的數目雖多,無論是公立或私立中學均有一所圖書館,但是沒有一所學校圖書館的館員是專業的,而一般教師也不提倡利用圖書館。
  伊朗的圖書館,不論是那一種類型,只要是開放給大眾使用的,就可稱為公共圖書館。最好的市立圖書館位於德黑蘭的市立公園內,其新館於1971年啟用,稱為德黑蘭中央公共圖書館(Central Public Library of Tehran),藏書約250,000冊,並設有劇場、棋室、和視聽部門,使它和其他的市立公共圖書館具有不同的地位。
  迄今為止,仍有許多公共圖書館採閉架式,其開放時間亦極有限,有些城市的公共圖書館則僅於下午開放。這種情形和西方國家的圖書館比較,雖相形見絀,但與伊朗前10年的情形相比,已是進步很多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伊朗的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