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末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1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ˇㄉㄨㄢㄖㄨˊ:「ㄇㄛˋㄐㄧㄝˊ」、「ㄇㄛˋㄉㄨㄢ」、「ㄇㄛˋㄕㄠ」。
  2. ㄕˋㄨˋ˙ㄉㄜㄗㄨㄟˋㄏㄡˋㄖㄨˊ:「ㄙㄨㄟˋㄇㄛˋ」、「ㄕˊㄐㄧㄡˇㄕˋㄐㄧˋㄇㄛˋ」。
  3. ㄅㄨˊㄓㄨㄥˋㄧㄠˋ˙ㄉㄜㄅㄨˊㄕˋㄍㄣㄅㄣˇ˙ㄉㄜㄕˋㄑㄧㄥˊㄖㄨˊ:「ㄕㄜˇㄅㄣˇㄓㄨˊㄇㄛˋ」、「ㄅㄣˇㄇㄛˋㄉㄠˋㄓˋ」。
  4. ㄙㄨㄟˋㄒㄧㄝˋㄒㄧˋㄈㄣˇㄖㄨˊ:「ㄈㄣˇㄇㄛˋ」、「ㄈㄣˇㄅㄧˇㄇㄛˋ」、「ㄧㄠˋㄇㄛˋㄦˊ」。
  5. ㄔㄨㄢˊㄊㄨㄥˇㄒㄧˋㄑㄩˇㄅㄢˋㄧㄢˇㄓㄨㄥㄋㄧㄢˊㄋㄢˊㄗˇ˙ㄉㄜㄐㄩㄝˊㄙㄜˋㄖㄨˊ:「ㄓㄥˋㄇㄛˋ」、「ㄈㄨˋㄇ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物體的尾端、頂梢。
    【例】末梢、末端
  2. 比喻事物的枝節、不重要的部分。與「本」相對。
    【例】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3. 時間處於最後的、結尾的部分。與「始」相對。
    【例】年末、歲末、清末
  4. 物體的碎屑或粉狀的東西。
    【例】藥末、粉末
  5. 一種戲劇腳色。通常扮演中年男子,又有正末、副末之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物體的尾端、頂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2.事物的最後階段。如:「歲末」、「二十世紀之末」。《禮記.月令》:「是月之末。」《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宣帝末,增倍之。」
3.後。與「前」相對。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
4.不重要、非根本的事物。如:「捨本逐末」、「本末倒置」。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凡為治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
5.碎屑、細粉。如:「藥末」、「粉末」。
6.元雜劇裡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為後來的「生」。如:「正末」、「副末」。
7.姓。如漢代有末振將。
[形]
1.最後的。如:「末年」、「末世」、「末路」。唐.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髮人〉:「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2.卑微的、不重要的。南朝梁.江淹〈從建平王遊紀南城詩〉:「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荊。」
[副]
沒。《禮記.檀弓下》:「不忍一日末有所歸也。」
[助]
語氣詞。同「麼」。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小二哥,有乾淨的閣子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ua̍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bu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草木之上部,枝條之末端。《說文解字.木部》:「末,木上曰末。」《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禮記.少儀》:「為君子擇蔥薤,則絕其本末。」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2. 物體之尾端、頂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 事物之最後階段。如:「歲末」、「世紀末」。《禮記.月令》:「是月之末。」《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宣帝末,增倍之。」

4. 最後的。如:「末年」、「末世」。《韓非子.顯學》:「授車就駕而觀其末塗,則臧獲不疑駑良。」唐.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髮人〉:「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5. 後。與「前」相對。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

6. 下方、下位。《漢書.卷一○○.敘傳下》:「編於百主之末,廁於秦項之列。」

7. 不重要、非根本之事物。如:「捨本逐末」、「本末倒置」。《禮記.中庸》:「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凡為治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

8. 卑微、不重要的。南朝梁.江淹〈從建平王遊紀南城〉詩:「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荊。」《三國演義》第一○○回:「孔明笑曰:『吾軍中末將,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氣陣也。』」

9. 碎屑、細粉。如:「藥末」、「粉末」。《晉書.卷九五.藝術列傳.鳩摩羅什》:「乃以五色絲作繩結之,燒為灰末。」

10. 元雜劇中扮演男子之腳色,相當於後世之「生」。如:「正末」、「副末」、「小末」等。

11. 無、沒有。《禮記.檀弓下》:「不忍一日末有所歸也。」《論語.子罕》:「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12. 語氣詞。同「麼」。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小二哥,有乾淨的閣子末?」

13. 姓。如漢代有末振將。

注音: ㄇ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