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umbia University, C.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作者: 馬大任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圖書館是歐美五大東亞圖書館之一,藏有中、日、韓、與西文書近600,000冊,現訂期刊3,000餘種,報紙50餘種,非書資料除檔案、縮影膠卷、縮影平片外尚有中國與日本的電影多種,可供讀者借用。
  該館也是美國最早的東亞館之一。1901年哥倫比亞大學開設丁龍中文講座(Dean Lung Professorship),那時候就開始有中文書。早期藏書中有慈禧太后送的〔古今圖書集成〕。日文書是1920年代開始收藏的,有日本宮內大臣送的日本古書。韓文藏書開始較遲,在1930年代,但大量收藏到1990年代才開始。
  該館中文藏書中最著名是族譜與方志。族譜原本收藏之多在歐美占第一位。全部族譜已由猶他族譜會攝成縮影膠卷。方志有1,600多種、在美國各館中居第4。日文藏書中有江戶時代的木刻古籍與一批20世紀日本文學家簽名送給Donald Keene教授的初版書。韓文藏書包括李氏所藏600餘冊有關朝鮮印刷史的書與兩卷15世紀的〔龍飛御天歌〕。
  除了書刊之外,該館尚有兩位名教授所捐贈的私人檔案- -傅路德(L.Carrington Goodrich)與傅瑞德(Morton H. Fried)。前者為名漢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系多年的系主任,他的〔中華民族簡史〕是許多學校採用的教科書,他與房兆楹合編的〔明代名人傳〕是漢學最基本的參書之一。傅瑞德是人類學家、著有〔中國社會結構〕。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前,該館前任館長魏瑪莎(Marsha Wagner)正好在北京大學、她收藏了不少有關這事件的資料。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檔案部也收藏些有關東亞的檔案,包括中國外交界前輩顧維鈞的私人檔案。
  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電腦數據庫叫做CLIO。1982年以後編的中、日、韓文書刊都可以在CLIO中用羅馬拼音找到。1983年該館參加美國研究圖書館組織(RLG)的中、日、韓文數據庫RLIN/ CJK。對該庫的貢獻很大。
  東亞館的原址在洛氏圖書館(Low Library)。1962年遷入Kent Hall。後來C.V. Starr基金會捐贈1,000,000美金裝修該館。為了表示謝忱,哥大將該館改名為C.V. Starr東亞圖書館。後來該基金會又捐了3,000,000美金作為該館的永久基金。
  該館現在(1994)的館長是Amy V. Heinrich博士,中文藏書負責人是安芳湄博士(Frances LaFleur),編目組主任是吳健生(Charles Wu)。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