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潛在特質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tent Trait Theory, LTT
作者: 楊文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潛在特質理論,包含一組數學模型,描述可觀察的變項和潛在特質之間的函數關係。潛在特質模型的核心是一個表達因刺激而產生的可觀察反應與潛在特質之間的數學方程式。
  若將潛在特質理論應用到能力或成就測驗上,則稱項目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是以數學函數來描述測驗項目、受測者反應、潛在特質關係的一種理論。潛在特質理論認為受測者反應可用潛在特質上的地位加以描述。因此,若了解測驗項目特性和受測者反應的關係,再由經驗推得受測者反應和潛在特質間的關係,便可得知受測者在潛在特質上的地位。
  潛在特質是量度受測者能力或特性的一種指標。此能力或特性多為假設或無法觀察,如語文、空間、算術能力等。理論上潛在特質的範圍可在正負無限大之間,但一般將它標準化,即以零為平均數,「1」為標準差,而其範圍則大多分布於正負3之間。雖然真分數為觀察分數的期望值,但由於真分數和潛在特質並不具有線性關係。因此,潛在特質並不等同於真分數。
  正式的潛在特質理論根源,可溯及早期心理測量領域。如莫塞(C.I. Mosier)曾描述心理學和潛在特質關係的概念。勞利(D.N. Lawley)曾提出基本的潛在特質統計方法。谷特曼(L.A. Guttman)發展潛在特質理論的基礎以解決態度量度問題。拉札裴爾(P.F. Lazarsfeld)發展潛在結構分析、潛在類別模型以計算離散的潛在變數。在IRT的發展中,羅爾德(F.M. Lord)曾發展二分項目反應理論模型。羅爾德與諾維克(F.M. Lord & M.R. Novick)將模型精緻化。羅許(G. Rasch)發展單參數度數模型。以上相關模型如下圖所示:
  潛在特質理論所得的標準誤,並不隨取樣或樣本分數而分布情形而改變,這與古典測驗理論不同。潛在特質理論也可避免以原始分數作為解釋基礎所產生的偏差。所以,在應用上可利用潛在特質理論發展複本測驗、標準參照測驗、適性測驗等測量工具。
  
  各類型試題特性曲線圖(Rost, 1988)a: Guttman (1950), b: Rasch model (1960), c: Proctor (1970), d: Keats(1974), e: Latent distance model (Lazarsfeld & Henry, 1968), f: Birnbaum model (1968), g: Three parameter logistic (Lord, 1980), h: Normalogive(Lord & Novick, 1968)(虛線為logistic曲線), i: Binomial model (Lord & Novick, 196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潛在特質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