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賽壓力 - 教育百科
競 | |
賽 | |
壓 | |
力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mpetitive Stress |
作者: | 胡天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競賽壓力是運動心理學中的重要研究領域,主要的研究有三類:(1)壓力下的焦慮反應;(2)壓力與表現之關係;(3)壓力的調適與管理。 壓力所產生的反應最主要的就是焦慮,早期採取行為觀點進行分析,近期則採取認知觀點,認為競賽不再是單純的事件,因為同樣的競賽壓力,某個人解釋為負面的,另一個人也許視為具有挑戰的刺激。壓力的概念區分為特質焦慮與狀態焦慮,前者係指個體較固定的人格傾向,後者係指個體對短期情境下的反應。這兩種概念的區分目前已廣為運動心理學者接受,並以之編製各種量表進行研究,其中以馬爾坦斯(Martens, 1977)貢獻最大。這類研究包括是否有個別差異,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焦慮以及焦慮的時間向度之研究。例如籃球等需要肌力的項目在比賽時焦慮會降低,但是射擊、射箭、田徑等項目,往往在比賽進行時,反而會升高焦慮。一般而言,比賽前焦慮最高,比賽時最低,比賽後又升高,因此運動心理學家負有重要責任,幫助選手感覺到個人的價值感而不去計較輸贏,以免影響未來的比賽。 壓力與表現之間的關係以倒U假設最為著名,即壓力適中表現最好,壓力過小或過大均會影響運動表現。但是兩者之間的精確關係,目前仍難下定論。 競賽壓力的調適與管理是因人而異的,因為競賽壓力有時導致負面的焦慮,有時導致正面的興奮。自我調適的訓練被認為能有效處理壓力,並引發運動員的高峰表現。主要的方法有四:(1)目標設定,例如設定短期目標有助於達成長期目標,設定挑戰性目標促使競賽壓力能正面的提高運動表現等。(2)想像與冥想,例如想像身體對比賽壓力的反應與超覺靜坐等。(3)焦慮控制,例如透過生理回饋器達到放鬆效果。(4)注意力控制,例如針對不同類的運動給予不同的注意力訓練。 自我調適訓練的進行方式,主要經由運動心理學家與運動員的面對面治療,或從書本與視聽教材獲得壓力之調適與管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競賽壓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