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翻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fā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ㄨˋㄓㄨㄢˇㄍㄨㄛˋㄌㄞˊㄖㄨˊ:「ㄈㄢㄇㄧㄢˋ」、「ㄈㄢㄕㄣ」、「ㄔㄜㄈㄢ˙ㄌㄜ」。
  2. ㄐㄧㄝㄉㄨㄥˋㄖㄨˊ:「ㄈㄢㄕㄨ」、「ㄈㄢㄅㄠˋㄓˇ」。
  3. ㄍㄞˇㄅㄧㄢˋㄖㄨˊ:「ㄈㄢㄌㄧㄢˇ」、「ㄈㄢㄍㄨㄥ」、「ㄈㄢㄢˋ」、「ㄏㄨㄚㄧㄤˋㄈㄢㄒㄧㄣ」。
  4. ㄩㄝˋㄍㄨㄛˋㄖㄨˊ:「ㄈㄢㄕㄢㄩㄝˋㄌㄧㄥˇ」。
  5. ㄐㄧㄤㄇㄡˇㄓㄨㄥˇㄩˇㄧㄢˊㄨㄣˊㄗˋㄧˋㄔㄥˊㄌㄧㄥˋㄧˋㄓㄨㄥˇㄩˇㄧㄢˊㄨㄣˊㄗˋㄖㄨˊ:「ㄈㄢㄧˋ」、「ㄅㄚˇㄓㄜˋㄉㄨㄢˋㄧㄥㄨㄣˊㄈㄢㄔㄥˊㄓㄨㄥㄨㄣˊ。」
  6. ㄈㄢㄅㄣˇㄕㄜˋㄈㄚˇㄧㄥˊㄏㄨㄟˊㄧˇㄑㄩˋ˙ㄉㄜㄉㄨˇㄅㄣˇㄏㄨㄛˋㄅ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
解釋:
  1. 因反轉、歪倒,而使上、下或內、外的位置對調。
    【例】翻身、翻車、人仰馬翻 ◎
  2. 掀動。
    【例】翻書、翻報紙
  3. 改變。
    【例】翻案、翻臉、花樣翻新
  4. 越過。
    【例】翻山越嶺
  5. 將某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
    【例】我把這段英文翻成中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
解釋:
[動]
1.反轉、覆轉。如:「翻身」、「車翻了」。唐.杜甫〈白帝〉詩:「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2.掀動。如:「翻書」、「翻報紙」。
3.越過。如:「翻山越嶺」。
4.改變。如:「花樣翻新」、「翻供」、「翻案」、「翻臉」。
5.將某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如:「把這段英文翻成中文。」
6.飛翔。如:「眾鳥翻飛」。唐.李白〈天台曉望〉詩:「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鼇沒。」
[副]
反而。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忠臣翻受奸臣制,骯髒英雄淚滿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回轉。
  2. [[動] ] 重新整修。
  3. [[動] ] 改變。
  4. [[動] ] 翻動。
  5. [[動] ] 翻譯的簡稱。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