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世界和平教育計畫運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vemen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for the World Peace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世界和平教育計畫運動是人類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從西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是所謂的三十年戰爭時期,由於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宗教信仰的爭執,終致兵戎相見,形成戰火遍地,人民痛苦不堪。唯實感覺論的教育家康門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曾親自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即興起了教育人心、化解仇恨的抱負。他以為如果人們能真誠篤信上帝,心靈充滿愛人的情感,則人類社會的和平,指日可待。十八世紀德國批判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也是一位祈求以教育和道德的力量,來推動世界和平的教育家。康德以為倘若能夠經過教育的力量,使每一個人的內心,都能以他人為目的而不以他人為手段,則未來人類美好社會的締造是有可能成功的。康德強調做一個有人格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是維持社會和平的基本要素。
  二十世紀以來,人類遭逢了二次的世界性大戰;聯合國(UN)終於在大戰正式結束之前的一九四四年成立,其附屬機構教科文組織(UNVESCO),即在於以教育的方式,文化了解的措施,來消除人們之間的誤解,從而增進了解,促進世界和平,遂蔚為聯合國會員國教育實施上的一項使命。如今,教育學者們深切地了解到,沒有公正而和平的社會,適宜的教育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透過教育的實施,使下一代了解他們生活的現況,然後作一批判,進而嚴謹地擔負起改進社會的責任。這些理想的實現,也需要和平的條件才行。因此,為和平而教育的理想,早已溶入了各國教育的活動了。教育學者們以為人性內裡雖然有侵略的本性,但是教育實施上重視責任感的培養,教導非暴力行為的可貴,在在顯示教育家莫不利用教育的力量以建構愛好和平的心靈。他們相信,由於戰爭起於人們的內心,因此消除戰爭也就應該首先消除人們內心中的敵意與仇恨。不過,一九七○年代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單憑消除人們心中的敵意和仇恨,並無法獲致世界的和平。由於近代社會組織性的殘暴和結構性的暴力所在多有,故教育只能協助創造一種情境,使殘暴與暴力減低至最低程度,如此才能讓人們享受到社會的正義。在東西冷戰趨於和緩,核子大戰陰影不散的情況下,人類遭遇到的是人口爆炸、自然資源日見匱乏、糧食短缺、南北半球因工業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差異,以及自然環境的汙染等,世界和平實在需要各國教育的協助;而前述的各項問題的解決,也有賴於各國教育的協助,如此才能使世界秩序建立,國際衝突儘量減少。是故,國際了解的增加,人們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及世界公民教育的推廣等,都有賴於教育的實施與推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