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作教育運動 - 教育百科
勞 | |
作 | |
教 | |
育 | |
運 | |
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raft Arts Education Movement |
作者: | 蘇永明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從希臘以來的教育傳統中,勞作教育都是居於較差的地位。這是在勞心和勞力的區分之下被貶下去的,直到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才又賦予勞作教育新的意義。有關近代的勞作教育運動,便是以盧梭和凱紳史坦納(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的主張來說明。 盧梭從自然主義的觀點出發,反對當時只重視書本的教育,主張從自然的觀點,應該重視感官的教育,勞動肢體,去操作各種器械,才能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不僅如此,靠一技之長從事勞動來謀生,是最接近自然的狀態。勞作教育的另一層含義,是兒童從勞作中了解到社會的意義。盧梭認為無一技之長的人,等於是靠他人來過活,根本就是社會的寄生蟲。因此國王是最沒有用的人,只要一下臺,就變成廢物。勞作教育的第三層含義是能培養個人人格的獨立。這也是自由人的典範,因為有了一技之長以後,可以自立謀生,不必靠別人奉養,這樣才不必為了生活求助於人,才能自由。當然這種自由人的概念,和以往以勞心者才是自由人是相反的,盧梭的學說可說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勞作教育。 真正將勞作教育付諸實現的,是德國的凱紳史坦納。凱氏是以培養公民為教育目的,而勞作教育則是其手段。凱氏主張手工勞作是要培養每個人有一技之長,並且以此來報效國家、社會。在教育目的上,應使學生具備知識、道德和技藝才能成為好公民。因此,訓練的過程是先有職業訓練和陶冶,然後再使職業工作具有倫理上的意義。這個倫理化的過程,是指職業工作不是為一己之私或個人利益,而是把它當做是對社會的奉獻,也就是為了服務他人。 凱氏所指的勞作並不是機械式的活動,而是要能培養心智能力的創造性活動,這種活動才有教育性。凱氏又將勞作活動與品格的培養結合,認為在此類活動中,可培養學生勤奮、努力、謹慎、注意細節、乾淨、誠實,及要把工作完成的決心。凱氏認為百分之九十的小學生都會喜歡勞作,這是一種天生的衝動,也是自然的興趣,而且勞作也是社會進步及文明的動力。 凱氏這種勞作教育的思想和鼓吹,對德國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有相當大的助力。這與在他之前的德國教育,以培養知識分子或英才的教育目的,大異其趣。勞作教育目前幾乎已進入各國的小學課程,只是強調的重點可能有所不同;較為強調創造性的就直接以「設計」(design)為科目名稱。這種富創造性的活動,就與一般人印象中的機械性活動有很大的差別。實際職業上的勞動仍很難擺脫機械性的活動,以致於一般人仍以職業教育為次等的教育。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