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 - 教育百科
詮 | |
釋 | |
資 | |
料 | |
編 | |
碼 | |
和 | |
傳 | |
輸 | |
標 | |
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 (METS) |
作者: | 張慧銖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隨著數位物件的數量與類型日益增加,為了解決數位物件的管理、使用與交換的問題,數位圖書館聯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簡稱DLF)在MOAⅡ(The Making of America Ⅱ Project)專案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編碼標準,將數位典藏機構在管理與交換數位物件時所需的詮譯資料以XML格式進行編碼,而這套編碼標準就稱做「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簡稱METS)」。一個METS文件檔案共包含了以下七個部分: 1. 表頭(METS header):紀錄METS文件本身的詮釋資料,包含:建檔日期、時間、建檔者及維護者等資料。2. 描述性詮釋資料(descriptive metadata):與METS檔對應之數位物件的詮釋資料,可用來尋找與識別數位數件,此詮釋資料可內嵌於METS文件中,亦可連結至METS文件外部之MARC、MODS等格式的描述性詮釋資料。3. 管理性詮釋資料(administrative metadata):可再細分為四種:(1)技術性詮釋資料:包括檔案的建置、格式及使用特性等資料。(2)智慧財產權詮釋資料:包含版權及使用許可等資料。(3)來源詮釋資料:關於數位物件原始來源檔的詮釋資料。(4)數位轉換詮釋資料:紀錄一個數位物件如何從原始資料(例如:紙本)轉換為目前格式(例如:JPEG檔)的相關資訊,可幫助管理者了解數位物件與原始物的差異。管理性詮釋資料與描述性詮釋資料一樣,可內嵌於METS文件中或連結至外部檔案。4. 檔案段(file section):檔案段的目的在於把同一數位物件的各種不同版本的檔案聚集在一起,例如一段聲音紀錄可能包含了逐字稿、wav檔及mp3檔等三個不同版本的檔案,在METS文件中可利用檔案段將這三個版本的檔案聚集在一起;若數位物件某些版本的內容可用XML或BASE64格式編碼時,此時這個版本的實際內容就可內嵌於METS文件中的檔案段,這個功能在典藏機構交換數位物件及離線儲存數位物件時顯得特別有價值。5. 結構圖(structural map):結構圖是METS文件的核心,在數位圖書館中,它可以呈現數位物件間的階層式結構,並且讓結構中每一個元素的數位物件檔案與詮釋資料產生連結。6. 結構性連結(structural links):結構圖可呈現數位物件間的階層式結構,但若結構圖中的元素彼此間有超連結的關係,則可以用結構性連結的方式,讓一個元素以超連結方式連結至另一個元素,結構性連結在網站的典藏方面特別有價值。7. 行為段(behavior section):行為段用來表達可在METS檔案所對應的數位物件上執行的行為,這些行為由介面定義元素(interface definition element)予以明確的定義,並透過機制元素(mechanism element)連結至相對應的程式執行碼。 METS在編碼方面具相當大的彈性,可呈現資料間複雜的連結關係,採用XML作為描述語言,可跨平臺使用,適用性相當廣泛,是數位圖書館保存和交換詮釋資料時的標準之一,在保存數位物件的過程中是一個相當有用的工具。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 METS: An Overview & Tutorial.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ets/METSOverview.v2.html. |
|
參考資料: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 METS: An Overview & Tutorial.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ets/METSOverview.v2.html.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