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程調整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riculum Alignment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程調整係指政府藉調整或運用工具來加強對學校內課程實施的控制。這些工具包括測驗、教科書、教學指引、教師在職進修等,其內容是指示性的,且相互協調配合,以構成有利的架構來指引課程的實施。
  美國雖然有些地區仍由地方政府來控制課程,但是州政府有決定權力直接控制學校的課程。從一九七○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州政府對於課程的控制日漸增加,不只增加相關的規定,也利用多種政策工具來影響課程及教學。通常州的角色是設置有關學生晉級及畢業的規定,這些規定可以控制學生選課的型態。一九八○年代第一波的教育改革,使各個州政府增加高中生畢業的要求,並提高大學入學的規定。一般的作法是用核心課程來取代選修課程,而這些核心課程是不同類型高中的共同必修課。這項新的規定對學術取向的學生影響不大,但對中、低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修的學科課程增加,職業及選修課程減少,這項規定控制了學生的修課內容。
  課程政策可以影響學生所修的課,但是是否可影響到詳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則有許多人質疑。因此更進一步的課程政策是包括了對於教學的規定,由此產生的是整組有系統的政策。曾有研究者調查各個州政府以了解他們如何鼓勵教師進行概念了解、問題解決及其他高層次思考的教學。絕大多數的州採取的政策包括利用在職教育計畫、發展課程指引、舉辦全州的測驗等等。其中有七個州調整許多工具來配合,居領導地位的是加州。該州資助課程指引的發展與傳播,介入教科書的採用,修改全州的測驗計畫以反應新的教學目標,改變測驗的內容及型式,以達到控制課程及教學的目的。
  在一九八○年代中葉,教育決策者之間一致的目標是提高所有兒童的認知技能、促進有深度的學習及其對概念的理解,因此州政府對教學方面的控制較為積極。但是政策的實施,實際的教學策略與這項目標並不配合,因此州政府開始改革課程政策體系,而部分州政府則大幅地修改使用的政策工具,例如測驗、教學指引等等,以促使教師們配合這項目標而改革教學。
  由以上的分析得知,課程政策在決定學校課程內容方面較為有效,但是政策的目標若擴大到介紹新概念、影響教學、改變教師的信念等,則其效果是有限的。州政府藉著調整政策工具來達到改變教師教學的目標,但是據研究顯示,許多教師仍不知道州政府要他們做什麼,由此可知這些政策在執行上仍有困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程調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