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跳鼓陣 - 教育百科
ˋ
ˇ
ˋ
  • 漢語拼音 tiào gǔ zhè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ào gǔ zhèn
解釋:
臺灣常見的民俗活動。常見於迎神賽會中。演出時通常以九人一組,中央一人擊鼓,兩人執旗前導,兩人執娘傘,外圍有四人敲鑼。藉著鑼鼓明快的節奏,不斷的變化陣式。氣氛雄壯、熱鬧。參見「大鼓陣」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跳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iao-guu jenn
作者: 趙郁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藝陣名。台灣民間舞蹈。於農忙閒暇時及迎神賽會與慶典中結合各種藝陣出巡演出。跳鼓陣又稱「弄鼓花」、「鼓花陣」、「大鼓陣」、「大鼓花陣」、「大鼓弄」……等。約於十七世紀間,自中國傳入台灣並發展至今。從《台南縣志》對該藝陣的描述,可知其為活潑熱鬧的舞蹈:「兩人一對手,伊人持涼傘,伊人報大鼓,涼傘打迴旋,大鼓雙面打,邊打邊舞。另有打鑼手,邊打邊舞之;其狀天真浪漫爽然欲醉」。跳鼓陣沒有劇情和悠揚樂曲撐場,僅依靠舞者們敲鑼擊鼓所形成昂揚節奏作為舞動依據的藝陣,由於動作及富動力且不複雜,是現今中小學鄉土教材中頗受歡迎喜愛的頭陣之一;該陣通常由七、八人組成,由頭旗前導,加上以胸前綁雙面鼓的鼓手為中心,四人執鑼、兩人持涼傘。在大鼓快慢有序的節奏主領下,經常以跳躍為舞步(跑、跳、蹲、扭、點)配合著陣式的空間變化;「開場」、「開四門」、「穿鑼」、「打圈」、「龍門陣」、「拜鑼」、「開花」、「八卦陣」、「蜈蚣陣」、「巡更」而形成。
參照:
吳騰達著《跳鼓陣研究》1997、趙郁玲著《台灣民間舞蹈》199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林正常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跳鼓陣是流行於臺灣南部,尤以臺南、高雄以及屏東地區較為流行,於民間慶典,經常演出的民俗歌舞技藝活動。顧名思義,演出時以跳躍和打鼓為主。「大鼓陣」、「大鼓弄」、「大鼓花」、「鼓花陣」、「花鼓陣」等都是源於不同地方,對跳鼓陣的不同稱法。
  跳鼓陣起源,包括「明鄭練兵說」,「宋江練兵說」,與由福建「大鼓涼傘舞」等三種起源說法中,臺灣民俗專家黃文博以「明鄭練兵說」最為可能。鄭成功為召募英勇志士,以比武較技,競技時擊鼓助陣,並隨比武者進退。鄭成功功敗垂成後,鄉里民眾將此一跳躍擊鼓活動,慢慢演變為具輕快節奏的民俗藝陣。
  跳鼓陣通常有八人下場,由頭旗領頭,餘大鼓為主角,配角為涼旗及銅鑼若干人。「表演時,多作方形陣,大鼓居中,涼傘在前後,銅鑼分立四角,頭旗則領陣變化隊形,或彎膝或仰腰,或進退或翻滾,鼓落鑼起,簡捷明快」。(黃文博〔臺灣藝陣傳奇〕)
  隨跳鼓陣的發展,隊形花俏,變化多端,甚至女子表演特技,諸如翻觔斗、仰腰咬錢、仰腰點煙、仰腰穿洞,甚至疊樓漢等等,成為臺灣閩南最多采多姿的民俗技藝活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