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情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situation
作者: 葉乃靜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情境指的是人們意義建構當時的時空環境。時空環境可能是物理世界的真實環境,例如特定空間的結構大小或距離等;也可能是文化、社會的無形氛圍,例如時間、組織規範等。個人與人事物的互動也可能構成一種情境狀況,因此,情境是多面向的,可以由地點、時間、目標、任務、系統、情況、進程、組織和與會者的特徵等,來描述情境的不同屬性。資訊情境指的是人們在某一情境中,需要資訊以處理情境中的資訊斷層。在資訊行為領域中的學者主張,人們的資訊需求會隨著所處的情境改變,也會隨著抽象思維而改變,而資訊行為也可能改變人們對情境的意義建構。因此,情境是變動的,人們的資訊行為也是動態的,不被視為輸入、輸出與轉換的固定程序,也無法以人口統計變項來預測資訊需求、資源的偏好和資訊尋求行為。因為情境是變動的,因此資訊對人們而言是助益或是阻礙,也應視情境而定。隨著情境在人們資訊需求變化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有學者主張系統或平台的設計,或是資訊服務的提供應掌握使用者的情境感知,並發展出相關技術。情境感知的技術指的是,依使用者所處情境中任何狀況,提供與需求有關的資訊或服務,提供之資訊並隨時空的變化而更新。情境感知的因素有下列幾種:(1)電腦通訊情境:如網路服務品質、頻寬、通訊花費等;(2)使用者情境:使用者的位置、記錄檔、喜好設定、鄰近使用者等;(3)時間情境:每日、週的某一時刻或是季節性情境因素;(4)實體情境:溫度、亮度、聲音大小程度等。資訊情境有別於資訊脈絡(information context),其範圍較資訊脈絡小,或者說,資訊脈絡是由數個資訊情境組成。例如:影響一個人資訊行為的因素可能有角色、組織任務、價值觀等,而角色、組織任務、價值觀等每個影響因素都可視為資訊情境,整體構成的影響則稱之為資訊脈絡。   Sonnenwald, D.H. (1999). Evolving Perspectives of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ur: Contexts, Situations, Soci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Horizons. In T.D. Wilson and D. Allen(eds), Exploring the contex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Needs, Seeking and 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 Sheffield, UK (pp.176-190). London: Taylor Graham.  陳祥和,蔡裕仁(2005)。資訊搜尋行為與閱讀情境差異性之探索:傳統報閱聽人與電子報閱聽人之分析比較。資訊社會研  究,8,193-211。
參考資料:
   Sonnenwald, D.H. (1999). Evolving Perspectives of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ur: Contexts, Situations, Soci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Horizons. In T.D. Wilson and D. Allen(eds), Exploring the contex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Needs, Seeking and 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 Sheffield, UK (pp.176-190). London: Taylor Graham.  陳祥和,蔡裕仁(2005)。資訊搜尋行為與閱讀情境差異性之探索:傳統報閱聽人與電子報閱聽人之分析比較。資訊社會研  究,8,193-21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情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