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ì zhī |
解釋:
自身知曉、明白。《三國演義》第九回:「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老殘遊記》第二回:「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自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elf-Knowledge |
作者: | 俞懿嫻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知或自我知識一辭原意指個人對自我的知識與理解;亦即對自己的思想、情緒、感受、意圖、能力、才能、氣質、限制、優缺點等方面的認識。然而此辭的起源,在西方卻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早在古希臘時期德爾菲神廟(Apollo's Temple at Delphi)的勒石上,即有「認識自己」(Know Thyself)的警語,後為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奉為圭臬;成為他的核心思想(參見「無知」、「道德理智主義」)。 蘇格拉底主張「德即知」(Virtue is knowledge);道德即是知識。他認為道德是種智慧、知識,使人能認識自己、掌握道德原理,進而能以理智控制自己,使自己免於情欲驅策而為惡。自我知識首要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無知。見於柏拉圖(Plato)〔對話錄〕〔自辯篇〕(Apology):蘇格拉底自敘生平使命,在勸人以德。起因於友人查瑞芬(Chaerephon)曾求得神諭,說蘇格拉底的智慧,在雅典城中無人能及。蘇格拉底則不解,自己一向承認一無所知(ignorance),神何以認為他最具智慧?為了考察神諭用意,蘇格拉底乃與雅典城內各行各業中翹楚,就其專業,進行對話,終而發現這些人士原皆自以為有知,其實是無知。蘇格拉底於是憬悟神諭的意義:「他們原來與我一樣無知!只是他們雖然無所知,卻自以為知;而我固然同樣一無所知,卻有自知之明。」這就是著名的「蘇格拉底的嘲諷」(Socratic irony)。 自知消極地在承認自己無知,積極地則在能「發現自我」(discovery of the self)。在柏拉圖〔對話錄〕〔查米地斯篇〕(Charmides),認為自我知識是節制之德(Sophrosyne)的本質;是明辨是非善惡的智慧,以及對自身靈魂(自我)的關懷(concern with the soul)。此時「靈魂」或「自我」尤其是指個人統整的人格(personality)與精神品質(quality of spirit)。自我知識則在促使靈魂具有智慧、美善,進而長處於幸福(happiness)之境。使靈魂趨於完善(the perfection of the soul)正是自我知識的終極功能。 除了哲學方面的意義外,自知包括價值觀、信念、能力、興趣和情緒作用。有自知的人能夠對和自己有關的問題做決定,並能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來的方向;同時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必要時也設法矯正或彌補自己的缺點。但自知常常因自我觀念而受到蒙蔽,即是只承認自己的優點,不願承認自己的缺點;有時甚至只強調自己的優點,否認自己的缺點,因而自知的程度減低。至於幻想自己有若干想望的優點,實際上卻沒有;又把缺點當做是理所當然的狀況,不是缺點,這樣不但缺乏自知,可能還有心理上認知的缺陷。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