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篤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ㄥㄕˊㄓˊㄓㄨㄛˊㄖㄨˊ:「ㄉㄨˇㄕˊ」、「ㄉㄨˇㄏㄡˋ」、「ㄉㄨˇㄒㄧㄣˋ」、「ㄉㄨˇㄒㄩㄝˊ」、「ㄉㄨˇㄉㄧㄥˋ」。
  2. ㄔㄣˊㄓㄨㄥˋㄧㄢˊㄓㄨㄥˋㄖㄨˊ:「ㄅㄧㄥˋㄉㄨˇ」、「ㄨㄟˊㄉ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忠實、執著。
    【例】篤實、篤厚
  2. 沉重、嚴重。
    【例】病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忠厚、誠實。如:「篤實」。《禮記.中庸》:「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2.病勢沉重。《史記.卷七九.范雎傳》:「昭王彊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文選.李密.陳情表》:「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副]
專一、切實。《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動]
堅持、固執。如:「篤志」。《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名]
姓。如元代有篤列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á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au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馬行頓遲貌。《說文解字.馬部》:「篤,馬行頓遲」。

2. 病勢沉重。《正字通.竹部》:「篤,疾甚曰篤。」《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昭王彊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三國蜀.李密〈陳情表〉:「臣欲奉詔奔馬馳,則劉病日篤。」

3. 固執專一、堅持切實。如:「篤志」。《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4. 忠厚、誠實。如:「篤實」。《禮記.中庸》:「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聊齋誌異.卷六.蕙芳》:「馬生其名混,其業褻,蕙芳奚取哉?於此見仙人之貴樸訥誠篤也。」

5. 深厚、厚實:《龍龕手鑑.竹部》:「篤,厚也。」《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帝報以手書曰:『……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自是恩禮愈篤。」《宋史.卷三三九.列傳.蘇轍》:「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

6. 真切;允當。《論語.先進》:「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宋書.彭城王義康傳》:「夫曾子之不殺,忠臣之篤譬。」宋.蘇軾〈與何浩然〉:「寫真奇絕,見者皆言十分形神,甚篤真也。」

7. 甚、深。《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疏廣》:「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南朝梁.鍾嶸《詩品.總論》:「亶公父子,篤好斯文。」宋.陸游〈發書畫還故山戲書〉:「平生鑽故紙,夙好老尤篤。」清.溫睿臨《南疆逸史.紹宗紀略》:「後亦讀書,通明識治體。上嘗與決事,篤念舊思,不遺纖微。」

8. 徘徊、盤旋。如:「篤麼」、「篤篤末末」、「篤篤寞寞」。《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又沒支分,猶然遞滯,打篤磨槎來根底。」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教我便來來去去腳似攛梭,我可便篤篤末末身如這翻餅。」

9. 姓。如元代有篤列圖。

注音: ㄉ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