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老人體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ysical Education for Aging
作者: 張宏亮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老人體育是指專為年長者所安排的體育活動而言。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快速的經濟成長,醫療技術的進步,使老年人口急速增加,關心老年人的健康遂成為政府機關的重要工作;而推展老人健身運動以提升老人之身體適應能力(physical fitness),減少疾病的產生,則是一積極有效的作法。
  推展老人體育的目的,是希望六十五歲退休以後的老年人,仍可成為健康的人,使其生活得更快樂、充實、更有意義,甚至仍可貢獻心力服務大眾,而不必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近年來,先進國家對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相當重視,推展老人體育,善用老年人的餘暇時間促進老人的身體健康,成為各國政府之重要工作。
  從生理的觀點而言,人體在二十五歲以後,身體各部機能即逐漸衰退,體脂肪會慢慢增加、血壓上升、心臟每跳輸出量(stroke volume)減少,也就是說心肺功能會逐漸衰退,這是身體機能退化的現象。透過適度的運動,可以預防及減緩身體老化衰退的情形。
  預防身體機能衰退老化,增強體力,老年人宜多運動。老年人在運動時應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身體狀況:在運動前要做詳細之身體檢查,尤其是心血管功能方面,有無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問題。
  2.運動強度:測量運動強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測量運動時的心跳率,可以量十秒再乘以六,如果運動時的心跳率每分鐘能夠達到最高心跳率的70%~80%之間,這種運動強度即足以刺激心肌的作用。例如一位六十五歲的老年人,運動時的心跳率最好是在107至122次之間。不過仍要注意運動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不可勉強,才能避免運動傷害。
  3.持續時間:運動持續時間的長短與運動強度有密切的關係,如果運動強度大,則持續時間可縮短。一般而言,老年人運動之持續時間以三十分鐘較佳。
  4.運動次數:如果時間許可,最好每天運動,如果無法每天運動,至少每週應運動二次,才能維持基本體力。
  至於運動項目的選擇,可隨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運動,例如:太極拳、做體操、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都是老年人很適合的運動項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老人體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