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琴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qí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ˋㄓㄨㄥˇㄒㄧㄢˊㄩㄝˋㄑㄧˋㄖㄨˊ:「ㄍㄤㄑㄧㄣˊ」、「ㄏㄨˊㄑㄧㄣˊ」、「ㄒㄧㄠˇㄊㄧˊㄑㄧㄣˊ」、「ㄑㄧㄣˊㄧㄣㄧㄡㄧㄤˊ」。
  2. ㄑㄧㄣˊㄙㄜˋ:①ㄑㄧㄣˊㄩˇㄙㄜˋㄌㄧㄤˇㄓㄨㄥˇㄩㄝˋㄑㄧˋㄇㄧㄥˊ。②ㄅㄧˇㄩˋㄈㄨㄑㄧㄖㄨˊ:「ㄑㄧㄣˊㄙㄜˋㄏㄜˊㄇㄧㄥˊ」、「ㄑㄧㄣˊㄙㄜˋ(ㄅㄨˋ;ㄅㄨˊ)調ㄊ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
解釋:
  1. 弦或簧樂器的總稱。如中國樂器中的古琴、月琴、揚琴等,西洋樂器中的鋼琴、口琴、風琴、大提琴、小提琴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
解釋:
[名]
1.樂器名。最早指瑤琴(古琴)。
2.今泛指樂器類別總稱:(1)國樂器中的古琴、七弦琴、月琴、揚琴、胡琴等。(2)西洋樂器中的鋼琴、口琴、手風琴、管風琴等。
3.姓。如明代有琴彭。
[動]
彈琴。《孟子.萬章上》:「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î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樂器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祭孔及雅樂絲類:
琴或稱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絃樂器,在周代時由五絃增為七絃。琴體是由桐木挖製,長約126公分,而板最寬20.5公分,近沿處有十三徽,琴上有七根粗細不等的絃,自外而內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宮商(sol, la, do, re, me, sol, la)由低至高的五聲音階。鼓瑟必鼓琴,以和其音,乃絲部之大者。(另參考國樂之古琴資料)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樂器名。《說文解字.琴部》:「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

⑴ 國樂器中有古琴、七絃琴、月琴、胡琴等。《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晉.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亦借指琴聲。《左傳.襄公二九年》:「文子聞之,終身不聽琴瑟。」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琴歌既斷,酒賦無續。」

⑵ 西洋樂器中有鋼琴、口琴、手風琴、管風琴等。

2. 彈琴。《孟子.萬章上》:「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晉書.卷五四.列傳.陸機》:「落葉俟微飆以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以泣,而琴之感以末。」《太平廣記.卷三一一.蕭曠》:「時月朗風清,曠善琴,遂取琴彈之。」

3. 種植,古代方言俗語。《山海經.海內經》:「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晉.郭璞.注:「播琴猶播殖,方俗言耳。」

4. 古代楚方言稱墳塚為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汝水》:「城之東北,有楚武王冢,民謂之楚王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沘水》:「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冢,民傳曰公琴者,即臯陶冢也。楚人謂冢為琴矣。」

5. 姓。如明代有琴彭。

注音: ㄑ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