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網無遺 - 教育百科
ˇ
ˊ
ˊ
  • 漢語拼音 yī wǎng wú yí (變) yì wǎng wú yí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ㄨㄤ

ㄨㄤ

漢語拼音: yī wǎng wú yí (變) yì wǎng wú yí
釋義:
即「一網打盡」。見「一網打盡」條。01.《宋史.卷三九二.趙汝愚列傳》:「(韓)侘冑欲逐汝愚而難其名,或教之曰:『彼宗姓,誣以謀危社稷,則一網無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網打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網打盡」,本來指的是用網子全部抓住,後引申用來比喻排斥異己,不留孑遺。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一網打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萬物不同,而用之於人異也,此治亂存亡死生之原。故國廣巨兵彊富未必安也,尊貴高大未必顯也,在於用之。桀紂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湯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湯(1)見祝(2)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3)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

〔注解〕 (1) 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西元前1783∼前1754)崩。 (2) 祝:祭祀時主持祭禮的人。 (3) 桀: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諡號桀,約於西元前1818年左右即位,荒淫無度,暴虐無道,於西元前1766年左右為成湯所敗,死於南巢,夏亡。
書證:
01.《宋史.卷三九二.趙汝愚列傳》:「(韓)侘冑欲逐汝愚而難其名,或教之曰:『彼宗姓,誣以謀危社稷,則一網無遺。』」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一網無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