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步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ㄓˇ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ㄥˊㄗㄡˇㄗㄡˇㄌㄨˋㄖㄨˊ:「ㄅㄨˋㄒㄧㄥˊ」、「ㄊㄨˊㄅㄨˋ」、「ㄙㄢˋㄅㄨˋ」、「ㄅㄨˋㄉㄤㄔㄜ」。
  2. ㄒㄧㄥˊㄗㄡˇㄕˊㄌㄧㄤˇㄐㄧㄠˇㄐㄧㄢ˙ㄉㄜㄐㄩˋㄌㄧˊㄖㄨˊ:「ㄘㄨㄣˋㄅㄨˋㄅㄨˋㄌㄧˊ」、「ㄊㄚ˙ㄉㄜㄅㄨˋㄈㄚㄔㄤˊㄉㄨˋㄩㄝㄅㄚㄕˊㄍㄨㄥㄈㄣ。」
  3. ㄕˋㄑㄧㄥˊㄈㄚㄓㄢˇ˙ㄉㄜㄐㄧㄝㄉㄨㄢˋㄏㄨㄛˋㄑㄧㄥˊㄎㄨㄤˋㄖㄨˊ:「ㄍㄨㄛˊㄅㄨˋㄐㄧㄢㄋㄢˊ」、「ㄉㄠˋㄘˇㄉㄧˋㄅㄨˋ」。
  4. ㄗㄨㄛˋㄕˋ˙ㄉㄜㄔㄥˊㄒㄩˋㄖㄨˊ:「ㄅㄨˋ調ㄉㄧㄠˋ」、「ㄅㄨˋㄗㄡˋ」。
  5. ㄔㄥˊㄉㄨˋㄖㄨˊ:「退ㄊㄨㄟˋㄅㄨˋ」、「ㄐㄧㄣˋㄅㄨˋ」。
  6. ㄓㄨㄟㄙㄨㄟˊㄍㄣㄘㄨㄥˊㄖㄨˊ:「ㄅㄨˋㄖㄣˊㄏㄡˋㄔㄣˊ」。
  7. ㄌㄧㄤˋㄘˊ。①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ㄇㄞˋㄅㄨˋㄘˋ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ㄒㄧㄤˋㄑㄧㄢˊㄗㄡˇㄨˇㄅㄨˋ」。②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ㄕˋㄑㄧㄥˊㄅㄨˋㄗㄡ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ㄌㄧˋㄉㄧㄥˋㄓˋㄒㄧㄤˋㄕˋㄇㄞˋㄒㄧㄤˋㄔㄥˊㄍㄨㄥ˙ㄉㄜㄉㄧˋㄅ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腳步,走路時兩腳前後的距離。
    【例】小碎步、輕移蓮步、寸步不離
  2. 用腳走路。
    【例】步其後塵、亦步亦趨
  3. 事情進行的階級或程序。
    【例】計謀正一步一步的進行。
  4. 姓。
  5. 量詞。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
    【例】做任何事第一步是要先打好基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行、走,用腳走路。如:「散步」、「平步青雲」、「安步當車」。《書經.武成》:「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
2.追隨、跟從、仿效。如:「步其後塵」。《國語.周語下》:「目以處義,足以步目,今晉侯視遠而足高,目不在體,而足不步目,其心必異矣。」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二齣:「步影尋蹤,皆如所夢。」
3.推算。《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四七》:「是以儀天步晷,而脩短可量。」
[名]
1.腳步,走路時兩腳前後的距離。如:「小碎步」、「輕移蓮步」、「寸步不離」。《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荀子.勸學》:「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2.量詞:(1)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歷代規定不一,或為六尺,或為六尺四寸。《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一》:「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千二百步。」(2)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3)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做任何事第一步是要先打好基礎。」
3.階段。表示程度。如:「走一步,算一步。」《紅樓夢》第六七回:「我任憑怎麼沒見世面,也到不了這步田地,因送的東西少,就生氣傷心。」
4.所處的境況、境地。如:「少時不努力,才落到這一地步。」
5.氣運、時運。如:「國步惟艱」。《詩經.小雅.白華》:「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6.碼頭,水邊泊船的地方。通「埠」。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吳江中又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妃步。」唐.韓愈〈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稅。」
7.姓。如三國時吳國有步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行走。
  2. [[名] ] 手段、方法。
  3. [[量] ] 計算步伐、程序、方法的單位。
  4. [[名] ] 行走時兩腳的跨距。
音讀: Pōo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對策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