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輕歌劇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qīng gē j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gē jù
解釋:
一種喜劇性的歌劇。通常結構短小,音樂通俗,多為獨幕劇。發源於維也納,由蘇培及奧芬巴哈確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輕歌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peretta
作者: 羅基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輕歌劇這個名詞早在十七、十八世紀已被使用,泛指一般較短、較輕鬆的歌劇;從十九世紀的後半至二十世紀初,輕歌劇成為一個專有名詞,指和一般規模龐大、劇情嚴肅的歌劇相對的一種較輕巧、含有對白、歌曲及舞蹈的歌劇種類。
  嚴格的說,輕歌劇是由法國的喜歌劇間接逐步發展出來的;它的故事取材生活化、大眾化,經常帶有詼諧和諷刺性。而真正為輕歌劇打下基礎的,是生於德國卻幾乎都住在巴黎的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繼他之後,許多法國音樂家亦以類似的風格寫了不少輕歌劇;法國之外,國民樂派的音樂家寫作的歌劇多半亦傾向此一風格。
  十九世紀末,由於法國輕歌劇的漸趨沒落,維也納在歌唱劇的傳統上,成為輕歌劇的另一個重鎮,並有後來居上之勢;其中以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最具代表性。他的輕歌劇中反映出維也納融合奧地利、匈牙利及波西米亞地區生活、文化的特色,劇中大量地使用圓舞曲、波爾卡舞曲,也是這些作品至今仍廣受喜愛的原因之一,史特勞斯的[蝙蝠](Die Fledermaus,一八七四年在維也納首演)可說是代表作。
  二十世紀初輕歌劇的得以繼續,則要感謝雷哈(Franz Lehar,1870~1948);他的成名作[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 一九○五年在維也納首演)不僅在今日仍常演出,其中的多首舞曲和歌曲更被改編成流行音樂。雷哈的晚期作品則不時在歡樂中加入淡淡的憂傷,例如以中國為故事背景的[微笑之國](Das Land des Lächelns, 一九二三年於維也納首演)。
  輕歌劇在英語系國家的姊妹劇種則是「音樂劇」(Musicals or Musical Comedy)。音樂劇的開始遠可推至英國一七二九年所發表的[乞丐歌劇],近則可溯到維也納輕歌劇的影響。今日則是英語系國家(如英國、美國),在歌劇之外的另一種以音樂演出的劇種。與歌劇相較,音樂劇的音樂內容簡單得多,戲劇結構亦並未隨著時日變遷而有所改變,係以大眾娛樂為訴求,不似今日歌劇以追求藝術形式及內涵之突破為重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輕歌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