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運動控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tor Control
作者: 胡天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運動控制是一九七○年代以來新興的體育研究領域;探討控制人體運動的機制,包括隨意的(voluntary)與反射的(reflective)機制。這個新興領域源自神經生理學與心理學這兩個原來彼此分離、平行發展的知識傳統,到一九七○年代兩者才彼此交會。
  此後,心理學者開始使用電子生理與生物機械技術,探討運動時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神經生理學者也不再只是研究神經機制,而探討複雜的運動中的神經機制。這些研究大都以動物作為實驗對象。代表性研究包括格瑞那(S. Grillner)等人探討貓的移動力(locomotion),伊佛特(E.V. Evarts)研究猴子的腦結構等。
  學者們曾一度將運動控制與運動技能學習聯繫在一起,或相互交換使用來說明此新興領域。雖然如此,基本上兩者的區別在於:運動技能學習強調有關改善學習的各種條件,亦即強調技能的「改變」;相對的,運動控制與操作特定行為條件的內在歷程較有相關,即強調技能的「性質」。
  早期的運動控制理論主要分為兩方面:(1)周邊控制理論(Peripheral Control Theory):以莫特(F.W. Mott)和謝林頓(C.S. Sherrington)所做的猴子實驗為基礎,強調動作時感覺知訊的重要性;(2)中樞控制理論(Central Control Theory):由拉什萊(K.S. Lashley)所倡導,主張中樞神經系統已經具備動作型態的必要資訊,反對動作回饋在動作產生方面的重要性。
  當代運動控制的研究,受訊息處理取向的認知心理學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將人視為一個訊息處理系統;研究重點在於產生或支持運動的內在心智與神經歷程,而非只重視可觀察到的行為。
  研究的基本歷程包含三階段:(1)辨認刺激階段:包括注意與接收刺激,初步分析刺激特徵,型態辨認等,因此,刺激強度與刺激清晰度是重要的研究變項;(2)選擇反應階段:正確辨認刺激之後,個體必須決定什麼反應,因此,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各種可能性、刺激與反應的適合性是本階段的重要變項;(3)反應程式化階段:選擇反應之後,開始促進肌肉的行動,因此,反應的複雜度與反應的時間長度是重要的變項。
  綜合而言,運動控制的理論可用多重的控制模式加以概括;依據這個模式,運動控制會有系統地從高層次的意識控制(需要一步一步回饋的慢動作)轉向低層次的自動控制(不需注意力的程式性快動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運動控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