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人學習動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tivation of Adult Learning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人學習動機係指引起成人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活動朝向學習目標的內在歷程。有關成人學習動機的探討,一直是成人學習研究上研討及文獻最多的論題之一。對於成人學習動機的探討,學者採用的方法不同,所得結論亦異。從歷史的演進來看,大致可分為四種:即活動內容分析法、詢問法、問卷調查法及統計分析動機量表等。活動內容分析法係以分析成人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情境,作為推論其參與動機之依據,早期有關成人參與動機或理由的研究,以採用此法者居多;詢問法係指直接詢問成人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理由,此法研究對象有限,且未能作深入的分析了解;問卷調查法係要求受試者自預先準備好的一系列可能的陳述中,選出其參與教育活動的理由,唯所列理由通常無法周全,且受試者只以參與某種教育活動的理由作答,為其限制所在。統計分析量表係使用心理計量法所建構的工具(psychometrically constructed instruments),將受試者的反應作因素分析,將許多反應項目歸成叢集或子群,而以因素或取向(orientation)來代表,所得結果比以單一理由的反應較為深入正確,且具客觀性。近年來已成為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新趨勢。
  採用統計分析動機量表法來進行動機取向的研究,其中最常使用的量表為學者布謝爾(R. Boshier)所編的〔教育參與量表〕(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 EPS)。布謝爾及其後的許多研究者(如B.R. Morstain & J.C. Smart, 1974; K.P. Cross, 1979; U. Stanley, 1973; D.H.Madsen, 1977)以〔教育參與量表〕進行研究,發現成人的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可以歸分為下列六種:
  1.社交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以結交新朋友,達成友誼的需求為目的。
  2.外界期望(external expectations):以順應別人要求,實現權威人士的期望,或遵從權威人士忠告為參與學習之動機。
  3.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以服務社會、解決社區問題為參與理由。
  4.逃避或刺激(escape/stimulation):以逃避厭煩或追求生活上的新刺激為參與學習的理由。
  5.認知興趣(cognitive interest):以滿足求知欲,獲取新知,增進知能,充實自己等為參與理由。
  6.職業進展(professional advancement):以基於職業上的需要,求取工作升遷或加薪,獲取文憑、資格以求職業發展為參與理由。
  此六種動機取向,已成為探討成人學習動機的主要架構,其後引用者甚多,以此作為成人學習動機的內涵。其中以認知興趣與職業進展二項最為普遍,而以外界期望及逃避、刺激兩種動機取向最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人學習動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