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祀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ㄐㄧˋㄅㄞˋㄖㄨˊ:「ㄐㄧˋㄙˋ」、「ㄙˋㄗ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祀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祭拜。
    【例】祭祀、祀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祭祀。《爾雅.釋詁下》:「祀,祭也。」《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名]
年。《書經.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ā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設立神佛、祖先牌位。
音讀: sā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祭祀。段注本《說文解字.示部》:「祀,祭無巳也。」五代十國.徐鍇《說文繫傳》卷一:「老子曰:『子孫祭祀不輟。』是也。」《左傳.文公二年》:「祀,國之大事也。」《水滸傳》第五回:「你卻不知他只有這個女兒,養老送終,承祀香火。」

2. 祭祀之所。《禮記.檀弓下》:「過墓則式,過祀則下。」唐.孔穎達.疏:「祀謂神位有屋樹者。」

3. 世、代。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固有文不傳於後祀,聲遂絕於天下者矣。」

4. 商代稱年為祀。《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書經.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

注音: ㄙ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