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蔚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ㄠˇㄇㄨˋㄇㄠˋㄕㄥ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ㄌㄧˊㄌㄧˊㄨㄟˋㄨㄟˋ」。
  2. ㄕㄥˋㄉㄚ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ㄨㄟˋㄨㄟˊㄑㄧˊㄍㄨㄢ」、「ㄨㄟˋㄨㄟˊㄈㄥㄑㄧˋ」。
  3. ㄨㄟˋㄌㄢˊㄒㄧㄤˋㄑㄧㄥˊㄎㄨㄥ˙ㄉㄜㄧㄢˊㄙㄜˋㄖㄨˊ:「ㄨㄟˋㄌㄢˊㄏㄞˇㄢˋ」。
  4. ㄨㄣˊㄘㄞˇㄇㄟˇㄌㄧˋㄖㄨˊ:「ㄐㄩㄣㄗˇㄅㄠˋㄅㄧㄢˋㄑㄧˊㄨㄣˊㄨㄟˋㄧㄝ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1. 草木茂盛的樣子。
    【例】蓊蔚
  2. 盛大、擴大。
    【例】蔚為大觀、蔚為風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形]
1.草木茂盛的樣子。如:「蓊蔚」。漢.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芳草被隄。」
2.文采華美的樣子。《易經.革卦》:「《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副]
盛大的樣子。如:「蔚為大觀」、「蔚為風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名]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短但肥厚,葉互生,寬匙形或倒卵形,不分裂或上端具三至五淺裂,裂片具二至三枚小鋸齒,基部楔形。頭狀花序多數,排成複總狀或狹長總狀,淡黃色,夏、秋開花。俗稱為「牡蒿」。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姓。如明代有蔚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ㄨㄟˋ

1.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短但肥厚,葉互生,呈楔形狀,夏秋時莖端開穗狀形淡黃色小花,多生於山澤田野間。《說文解字.艸部》:「蔚,牡蒿也。」《爾雅.釋草》:「蒿,菣。蔚,牡菣。」《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俗稱為「牡蒿」。

2. 草木茂盛。如:「蓊蔚」。《集韻.去聲.未韻》:「蔚,一曰草木盛貌。」漢.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芳草被隄。」《新唐書.卷二一六.吐蕃列傳下》:「蘭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水北胡氏園》:「其間林木薈蔚,雲煙掩映,高樓曲榭,時隱時見。」

3. 文采華美。《易經.革卦》:「《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晉.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4. 盛大。如:「蔚為大觀」、「蔚為風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㈡ㄩˋ

1. 「蔚蔚」:悶悶不樂。《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愁蔚蔚以慕遠兮,越卬州而愉敖。」漢.仲長統《仲長統論.昌言.理亂》:「彼之蔚蔚皆胸詈腹詛,幸我之不成,而以奮其前志,詎肯用此為終死之分耶?」

2. 姓。如明代有蔚能。《通志.卷二九.氏族略五》:「蔚氏,音鬱,亦作尉。鄭有蔚止、蔚翩。」

注音: ㈠ㄨㄟˋ ㈡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