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倪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ㄨㄢㄋㄧˊㄊㄡˊㄒㄩˋㄕˋㄑㄧㄥˊ˙ㄉㄜㄎㄞㄉㄨㄢㄖㄨˊ:「ㄓㄜˋㄐㄧㄢˋㄐㄧˊㄕㄡˇ˙ㄉㄜㄒㄩㄥㄕㄚㄢˋㄗㄞˋㄐㄧㄥˇㄈㄤㄅㄨˋㄇㄧㄢˊㄅㄨˋㄒㄧㄡ˙ㄉㄜ調ㄉㄧㄠˋㄔㄚˊㄒㄧㄚˋㄧˇㄌㄡˋㄔㄨㄉㄨㄢㄋㄧˊ˙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端倪
  2.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弱小。《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今,反其旄倪。」
[名]
1.孩童。《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
2.頭緒、際崖。如:「端倪」。《莊子.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唐.韓愈〈南海神廟碑〉:「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3.姓。如元代有倪瓚。
[代]
吳語。指我、我們。《海上花列傳》第一回:「照應倪妹子,阿有倽勿好。」
[動]
區分。《莊子.秋水》:「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 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ㄋㄧˊ

1.俾也、益也。《說文解字.人部》:「倪,俾也。」清.段玉裁.注:「然則倪亦訓益也。」

2.分界、分際、邊際。《集韻.平聲.佳韻》:「倪,極際也。《莊子》:『不知端倪。』」唐.岑參〈宿鐵關西館〉詩:「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明.高啟〈施君眠雲堂〉詩:「浩然身欲飄,若乘無倪舟;朝至乎帝郷,夕返乎仙洲。」

3.區分。《莊子.秋水》:「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4.孩童。《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宋.朱熹.注:「旄,老人也;倪,小兒也。」《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

5.吳語。指我、我們。《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嫁人是一生一世格事體,倪又勿是啥林黛玉、張書玉,歇歇嫁人,歇歇出來,搭俚弄白相。」《海上花列傳》第一回:「照應倪妹子,阿有倽勿好。」

6.姓。如元代有倪瓚。

㈡ㄋㄧˋ

「俾倪」:

 ⑴ 斜視。《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也作「睥睨」。

 ⑵ 城上矮牆。《墨子.備城門》:「俾倪廣三尺,高二尺五寸。」亦作「埤堄」、「睥睨」。

注音: ㈠ㄋㄧˊ ㈡ㄋ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