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ychosocial Interaction Model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係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理論由美國學者達欽屋德(G.G. Darkenward)和梅利安(S.B. Merriam)於一九八二年提出,係以線性模式來說明社會環境勢力對參與學習活動的影響。他們二人認為成人參與學習活動是個人各種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等)的交互作用和家庭社經階級社會化過程的產物。此一理論相當強調成年期的社會化過程,以終身教育為取向。整個模式包括九個部分:(1)成年前的個人和家庭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2)預備教育和社會化:即希望獲得的價值;(3)社經地位;(4)學習壓力;(5)知覺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能;(6)參與準備;(7)參與刺激;(8)參與障礙;(9)參與可能性。其關係如下頁圖。
  該模式指出成年前透過個人和家庭特性的交互作用,對學校經驗和社會化的過程有所影響。經由學校教育(質與量)及社會化過程,又影響個人在成年期的社經地位。而社經地位是影響個人參與學習的最重要因素。學習壓力係來自社會參與、職業需要和生活型態。社經地位愈高,學習壓力越大,越能知覺到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能,越有參與的準備。此時再受到參與學習的內外在「契機事件」(trigger events)的刺激,就更可能參加。而所遇的障礙,亦會影響參與的可能性。如參與障礙無法克服,參與可能性就低;參與障礙低,參與可能性就大。一般而言,高社經地位者所感受的學習壓力較大,較能知覺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用,有參與的準備,所受的參與刺激較大,障礙較小,參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低社經水準者感受的學習壓力較小,較不能知覺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用,所受參與刺激小,參與障礙較大,故參與可能性就低。
  達欽屋德和梅利安的社會心理互動模式,在預測參與行為上有其價值。又該理論特別強調社會心理變項與各有關變項(學習壓力、對教育價值的知覺、參與刺激與障礙)間的交互作用,提出個人知覺和對成人教育的態度在參與行為上的重要,均為其理論的優點。但對若干高社經水準者的低參與現象,及低社經水準的高參與現象,此模式並未能作進一步的解釋,且其理論未經實證,均為其受批評之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心理互動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