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恆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éng ji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恆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永久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éng jiǔ |
解釋:
持久、永久、長遠。《易經.恆卦.彖曰》:「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恆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ermanence |
作者: | 劉貴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種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變化、沒有前後相繼的存有之持續,謂之恆久。古羅馬晚期唯心主義哲學家波伊修斯(Anicius Manlius Sererinus Boethius,480~525稱之為「無間斷的生命之完整、同時而完美的占有」(Interminabilis vitae tota simul et perfecta possessio);只有上帝才有這樣的恆久,不受任何時間、條件以及地域的限制。 先蘇格拉底時期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Parmenides, 540~470 B.C.)把一切都用「恆久的現在」來表示。其後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在〔第米修斯篇〕(Timaeus)這篇對話錄中,提示了時間來自恆久,「恆久」雖不可分割,但「恆久」之內卻出現了時間的影像。中世紀時期教父哲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揭示了時間問題的複雜性,認為記憶能混亂時間的次序,也能超越時間,而超越時間就是恆久。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提出恆久真理說來論證上帝的存在。這個論證的大意是:真理存在於理解它的精神中,真理是精神的部分內容,因此恆久真理必定存在於某個恆久的精神中,也必定是某個恆久的精神內容的一部分;而恆久真理是確實存在的。例如:「二加二等於四」就永遠是真的;所以恆久的精神必定存在,亦即上帝必定存在。德國哲學家杜林(Karl Eugen Dühring, 1833~1921)則宣揚思維的至上性,把認識絕對化,以為真理一次完成,恆久不變,把對某些簡單事象所作的肯定,例如巴黎在法國等,稱之為恆久不變的真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恆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