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小學選修課程(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蘇式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大陸的選修課程主要在高中階段設置;義務教育階段只在地方安排課時中安排極少量課程;如:小學外語、初中鄉土課程和職業選修課程。選修課開設的時間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學年、一學期、也可以是若干學時。選修課實施方案一般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制訂,也可以由普通高中,按本校情況設置。
  一九九一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發了一個[關於在普通高中開設選修課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明確在現階段選修課的目的是:(1)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發揮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學生自覺鑽研,積極進取的精神。(2)更好地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要,為學生高中畢業後升學或就業進一步打好基礎。
  目前在普通高中有兩種形式的選修課:
1.高中一、二年級開設的是單課性選修課,分成以下三種類型:(1)與必修課相關的選修課。這類選修課的內容是對應必修課內容的拓寬和加深,但不能是高中三年級選修課的下放。這類選修課適合於對必修課學有餘力的學生。(2)與必修課不直接相關的知識類選修課。這類選修課的內容可以是介紹新的科學理論,擴大學生的學習觀點,提高政治理論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也可以是適應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的需要培養學生文化藝術修養,陶冶情操等。(3)技術類選修課。這類選修課根據學生的愛好和社會的需要而開設,是綜合技術性的基礎課程,其中有的帶有初步職業培訓的特點。2.高中三年級開設的選修課,主要分成兩種類型:(1)分科性選修課,包括文科類(歷史、地理)、理科類(物理、化學、生物)。外語類(英、俄、日語)、藝術類和體育類。這類選修課均有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除藝術類、體育類)。(2)技術與職業類選修課。通過開設這類選修課,對學生進行職業預備教育,為學生作好就業的技能、知識和心理準備。此外,高中三年級還可繼續開設以發展學生興趣、特長的選修課,供學生自由選擇。  當前普通高中的選修課,對學生有兩種不同形式的要求:一種選修課對某部分學生是必須選擇學習的「指定選修課」(即必選課),例如高中三年級為分流而開設的各類選修課,對某些學生來說其有必修課的性質;另一種選修課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定選擇與否,可稱為「任意選修課」(即任選課)。
  在(意見)中對選修課的考核提出了要求:「指定選修課」在課程結束時應進行考核;「任意選修課」可進行考查,也可不進行考查,只作選修與否的記載。並明確學生學習選修課的情況要記入學生檔案,其成績可作為高中畢業生升學和就業一推薦的參考。選修課的成績不影響學生的升留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小學選修課程(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