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個別化方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dividualizing Method, Idiographic Method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個別化方法」是德國哲學家文德爾班(W. Windelband)將「科學」(Wissenschaft, science)分類為「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與「文化科學」後,認為自然科學是「律則性的」(nomological),而文化科學則是「個別化的」(idiographical);前者所使用的是尋找支配個別事物之法則的「律則性方法」,後者所使用的則是尋找個別事物之形式的「個別性方法」。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科學的範圍應該限制在牛頓式(Newtonian)的自然哲學中,科學的目的應該是尋求現象世界種種特性中的普遍與必然性法則;由於歷史知識是偶然的、個別的,所以歷史知識在認知上的地位較自然科學為低。身為新康德學派的文德爾班則相信要理解康德,就要超越康德;他以為前述觀念上,康德的知識論要予以修正。文德爾班根據科學研究中認知目標的「形式特性」(formal property)得出,在科學中固然有一些科學是在尋找一般性的法則,但是有一些科學(如歷史學)則在尋找個別的歷史事實。文德爾班認為,歷史學的興起是「個別性的」(idiographical),其目的是在於理解每一獨特事件的個別特點,而非關心這些事件與其他事件間有何共通之處。不像自然科學家般,歷史學家意在建立關於實在(reality)之具體及獨特的知識。
  之後的李克特(H. Rickert, 1863~1936)對於文德爾班的分類方法則有著進一步的發揮;李克爾特從實在所具有的「連續性」及「異質性」出發,他認為一方面實在中的一切都是逐漸轉化的,其中沒有任何飛躍,每個占有一定時空的形成物都有這種特性,但在另一方面,每個實在物也都有自己的獨特、個別的特徵,實在中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絕對同質的,因此無法完全包含在「概念」之中,就這個意義上看來,實在又是非理性的。李克爾特強調,科學既不能完全認識實在,故只能在概念上把實在的連續性及異質性予以畫分,使前者成為「同質的連續性」,後者成為「異質的間斷性」。因此科學中就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成概念的方法,一種是把實在中的「異質的連續性」改變成「同質的連續性」,數學所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所注意的是「量」的方面;另一種方法是把實在中「異質的連續性」改變為「異質的間斷性」,歷史學所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分割了實在中連續性而保持了實在中的異質性。以這種「異質的間斷性」為出發點,李克爾特進一步認為歷史的文化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與文化價值有關的對象,因此歷史的文化科學必須從對象的特殊性和個別性來敘述對象的單一性發展,歷史的文化科學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自然科學方法不同的「個別化方法」。
  文德爾班與李克爾特對於自然科學及文化科學之研究方法的區分,不僅在精神科學(Geistwissenschaft)方法論的發展上有重大的貢獻,也為當代的教育學研究拓展了更寬廣的視野。不過,他們將「個別性方法」及「律則性方法」分開的作法也引來不少的批評,例如文化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否真的只能有尋找個別的「個別性的方法」,或是自然科學真的只能有尋找法則的「律則性方法」,都成為後世學者所不斷爭議的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個別化方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