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參考服務的指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structions on Reference Services
作者: 謝璧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參考服務起源於格林(Samuel Green)在1876年的倡議。他的目的在藉著讀者個別協助(Personal Assistance)的服務來推廣圖書館的使用。這個構想獲得杜威(Melvil Dewey)的支持,他並進一步指出,將資訊引介給讀者是圖書館的教育功能之一,而這分責任應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承擔。所以在他創辦的圖書館學院(School of Library Economy)讀者協助(Aids to Readers)成為正式科目之一。
  參考服務的指導在19世紀末遠不如編目重要,但在20世紀初則迅速發展,高等參考資料(Advanced Reference Work)與專科參考資料(Specialized Reference Work)的科目開始出現。到了1920年,威廉森報告(Williamson Report)已將參考服務列為圖書館學四大中心科目之一。當時的教學相當一致,強調對參考資料的了解。由教師講解參考工具,設計習題,討論解答的種種技巧。目的在使學生熟悉字典、百科全書及其他參考工具,以便提供快速參考資料服務(Ready Reference Service)。這種指導方式直到1960年才稍有改變。
  改變來自不同教學哲學的衝突。傳統派以邦克(Wallace J. Bonk)為首,強調參考資料的重要性。而高文(Thomas Galvin)則主張圖書館人員與讀者間的溝通應是教學重心,建議用個案方式(Case Studies)研究參考服務。1960年代參考服務指導反應出二者折衷的結果,課程內容包括:討論參考服務的本質和目的,研讀各類參考工具,分析參考服務技巧,如資訊尋找策略(Search Strategy)與參考面談(Reference Interview),並討論參考資料的選擇與評鑑。由於1960年代強烈專業化的趨向,許多學院特別開設各種高等參考資料課程。
  1970年代的參考服務指導範圍擴大,教學方式也較新穎。館員與讀者問的溝通甚受重視;線上檢索(Online Searching)逐漸被介紹;而由社區資訊服務演變而來的資訊轉介(Information and Referral,簡稱I&R)與目錄指導(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簡稱BI)都被列入參考服務的課程。教師們藉著專題參考資料起步(Pathfinders),流程圖(Flow Charts),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與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等方式給學生練習的機會。
  參考服務的指導在1980及1990年代頗受科技的衝擊。在傳統的主題之外,教師們介紹書目網路(Bibliographic Networks),光碟資料庫(CD-ROM Databases),電子資料庫(Online Databases)和網際網路(Internet)的特色,並給學生示範或練習機會。此外,對於科技所帶來的種種管理問題也加以討論,並且探討參考服務的道德規範,以及對終端使用者(End Users)的指導與協助。
  一百多年來參考服務的指導由參考資料的介紹擴展到運用科技搜尋資料,不僅教學內容日益豐富,教學方式也不斷換新。基本的參考服務課程對許多主題都有重點性的介紹,但學生們必須選修高等的科目或實習才能有深入的了解。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在職參考服務人員必須利用繼續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才能與時並進,為讀者提供最佳參考服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參考服務的指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