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耐德 - 教育百科
史 | |
耐 | |
德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chneider, Friedrich |
作者: | 蔡明昌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史耐德(1881~1974)生於德國科倫(Köln),於波昂(Bonn)大學及蒙斯特(Münster)大學修習德國史及哲學後,曾擔任國民學校及中間學校教師。一九二三年任科倫大學講師,一九二八年任波昂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及心理學教授,同年應聘赴美擔任客座教授。回國後於一九三一年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孟祿(Paul Monroe, 1869~1948)共同創辦〔國際教育學雜誌〕(Internationale Zeitsch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以德、法、英三國語言發行,對比較教育學發展的貢獻極大;唯至一九三四年卻遭納粹沒收,史耐德亦因遭放逐而離開波昂大學。一九四六年史耐德受聘於奧地利薩爾堡(Salzburg)大學,並於該地創立比較教育學研究所,至一九五三年止擔任該所所長。於此期間,自一九四九年起兼任德國慕尼黑(München)大學教授,一九五八年後,擔任該大學名譽教授。一九六○年退休後,為歐洲比較教育學會的榮譽會員。 史耐德的重要著作有二:其一為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各國教育的原動力〕(Triebkräfte der Pädagogik der Völker),其二為一九六一年出版的〔比較教育學〕(Vergleichende Erziehung-swissenschaft)。前者其副標為「比較教育學」,書中論及比較教育方法論的議題,以及以歷史法分析各國教育的形成因素,共列出八項因素:(1)教育〔教育學〕形成的地理空間;(2)文化與教育;(3)經濟對教育的影響;(4)學術與教育;(5)社會結構與政治;(6)歷史;(7)教育形成的外國因素;(8)教育本身的內在發展。後者則將歷史研究法應用於各國教育問題的比較研究,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敘述各國比較教育發展史;第二章闡述比較教育的概念;第三章說明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第四章為比較教育的教學;第五章分析各國教育的形成因素,其各項因素與前書大致相同。 史耐德認為比較教育在於探究各國維持教育制度的內在永恆的各種力量,亦即各國教育的原動力或形成的原因。因此,在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時,不能僅就當前的教育制度、組織做表面的比較,而應該從各國教育制度由過去到現代的發展脈絡中找出「比較點」(Tertium Comparationis),藉由此比較點,同將各比較國零散、歧異的教育現況加以整合,進而找出各國教育的原動力或形成原因。史耐德提出國民性、地理、經濟、文化、宗教、科學、社會組織、政治、外國影響、教育內在自我發展等因素。其所使用的方法與康德爾(Issac Leon Kandel)、漢斯(N. Hans)等人大致相同,係採用歷史方法分析各國教育的形成因素,運用此種方法,史耐德在比較教育的研究中,開創了因素分析的新領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史耐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