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里斯多德哲學 - 教育百科
亞 | |
里 | |
斯 | |
多 | |
德 | |
哲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hilosophy of Aristotle |
作者: | 朱啟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亞里斯多德(384~322 B.C.)早年曾至雅典入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學院。但亞里斯多德注意到經驗科學的問題,在其後日著作中,如修辭學、詩學、自然科學、心理學等,呈現出與柏拉圖思想的差別。如將屬於感覺或偶然方面之事物納於知識領域中,擴充了知識概念的內涵。在形上學中,將事物的顯現分為潛能(potentiality)與實態(actuality),後者指事物直接呈現的方式,前者是事物可能成為最終狀態的質料。為具體說明這些觀念,亞里斯多德提出了「四因說」,即:(1)形相因或形式因,指事物的本質;(2)質料因,指事物的要素;(3)動力因,即質料產生變化的來源;(4)目的因,即事物變化的最終目的。依此說一項事物呈現時是質料,由於受外力或自身變化的影響,而達成最終的目的,同時凸顯該事物存在之本質。故當事物達到目的時,即是本質的顯現。四因說可以還原為質料因(Matter)與形式因(Form)。但這二者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具有運動的關係。即形式因是質料因所欲達成的目的,指出本質以可能性的方式,存在質料之中,因而對事物研究的同時,亦能掌握其本質。依此而言,知識的可能性無須再預設一個與經驗界對立的形相界;並認為對形相界的研究可以了解真實,即是純粹的知識。亞里斯多德認為堅持形相界與經驗界二分對立,將導致「第三人」的問題。 亞里斯多德另一項對後世具影響力的是其倫理學。在其中提出智慮(prudence),是在道德情境中用以從事道德抉擇的實踐智慧。道德實踐因而是否適當的問題,即實踐主體依據所面對的情境,根據自己的道德認知,做出最適合於此情境的判斷。故實踐者的判斷依據,受社會、習俗、生活環境,乃至個人對人生整體追求目標的影響。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對於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實踐理性所提出的批判觀點,即是沿襲這思想而產生的。近代的「情境倫理學」也是以亞里斯多德的學說為基本的出發點。 在教育中,認為學生有可塑性,即發展的可能性,因而有受教育的必要。但可能性並非無限,仍受遺傳和社會的影響,類似亞里斯多德質料與形式說的影響,揆諸事實,也確是如此。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從「實在」立論,後世稱之為「實在論」(Realism),一方面在於其形上學的觀點;一方面在於其思想中含有頗多的科學成分;因亞里斯多德生時,藉其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東方之便,為其蒐集自然界的材料,使其得以從事科學研究,故其學說中含有實在的部分,與柏拉圖重視「理型」(參見「理想主義」Idealism)有別。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亞里斯多德哲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