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美國初等教育報告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 Report on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America 1986]
作者: 白亦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九八五年十月 ,美國教育部長(Secretary of Education)班納特(J. William Bennett)召集了一個由二十一位成員組成的「小學教育研究小組」(Elementary Education Study Group)負責此報告的撰寫工作,目的在於向教育人員及一般大眾傳達小學教育的關鍵性地位,這分報告其實也是一項於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學年度「小學年」(The Yea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活動的結果之一,更是近三十年來第一分有關小學教育的完整報告。
  這分報告既然是由政府支助發表的,美國小學教育的現況(包括學生的組成、課程內涵、教學、學校行政、提升策略及班級大小等)當然是它的重點所在。這分報告指出,美國初等教育階段的小學學校教育仍然相當不錯。此外家長責任與社區參與的力量與重要性固不待言,教師的專業角色同樣有助卓越的小學教育的追求。茲將這分報告的結構敘述如下:
  緒 論 小學年
  第一章 兒童、家長與成人社區
  第二章 我們的小學:「他們教了我們一些美妙的事情」
  第三章 小學專業人士
  第四章 學校政策
  第五章 學校之內與「小學教育研究小組」成員
  在緒論中,班納特提出:「兒童不僅僅注意其成長,且必須由社區所有成人來撫養。社區必須把這個當作一種神聖的責任,就像聖約般,對於未來一代所給予的養護、照料與教育。」第一章中陳述了現代兒童的特色,家長、學校與社區在協助小學教育方面的角色與責任。第二章分成三部分:外顯課程(explicit curriculum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社會科、藝術、外語、健康與體育、電腦、圖書館等部分);內含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並探討這些課程合適與否(Will it all fit),擬建立一套適合所有學生學習的共同小學課程(a common elementary curriculum),也呼籲小學需要更多的學習時間。第三章分成兩部分:校長與教師,主張校長職務的限制應該予以降低,除了允許其他人士進入這個領域外,校長也應該是教學的領導者。教師的專業化則勢在必行,這包括充分的授權、充實的培育過程與證書的制度化,讓教師經由展示的知識(demonstrated kowledge)來成為專業人員。第四章討論了學校董事會、督學與州立法委員應該慎重考慮的十一個學校政策課題:所有兒童的學業標準、財政資源、訓育、藥物、班級大小、家長教育學前兒童的角色、幼稚園、特殊教育、資優兒童、教科書、語言上的少數兒童。最後一章則提出了一些小學教育的革新方案,也再次強調了在小學階段追求卓越的必要性。
  在這分報告中,研究小組提出一些建議,希望透過州與地方的行政措施以改善小學教育。小組確認出一些構成良好學校的特色、習慣、課程與精神,並克服因為地理環境或社經狀況帶來的挑戰。大多數人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乃是加強家長與學校的關係,全力支持家長對子女的教導。自然,反對的聲浪也時有可聞。例如,有人就認為,班納特小組的這分報告忽略了實施策略層面,尤其是聯邦政府協助少數與貧窮兒童方面;此外,批評者對班氏在師資短缺與校長角色議題的處理上也頗有微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美國初等教育報告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