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探討模式 - 教育百科
團 | |
體 | |
探 | |
討 | |
模 | |
式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Group Investigation Model |
作者: | 郭玉霞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團體探討模式是結合民主的團體歷程及對學科之探究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由學生組成解決問題的小組,來探究學業上的問題,在這過程中,教師教導兒童民主的過程以及探究的科學方法。 這個模式是塞倫(H. Thelen)依據杜威在〔民主與教育〕一書中提倡的概念以及米契里斯(J.U. Michaelis)所創的教學模式發展出來的。杜威在該書中建議整個學校組織成一個小型的民主國,學生參與其中社會體系的發展,透過經驗,他們漸漸學到如何應用科學方法來改進人類社會,這種方式是民主社會培育未來公民的最好方式。米契里斯依據杜威的理念,設計了教小學社會科的模式,其方法是建立一個民主的團體,由學生來界定、探討社會上的重要問題。 塞倫則延伸上述兩學者的理念與作法,提出社會人的概念。一個人和其他人經過協商,建立共同遵守的規則,這些規則運作在所有的領域,包括宗教、政治、經濟及科學等等,由此構成社會文化。教室就像一個社會,有社會秩序及教室文化,學生會在意教室中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即相互的期望及行為的標準。教師們可以利用這種關係,來導引學生經歷民主的團體歷程。團體探討模式即模擬社會所須的協商型態,透過協商,學生學習學科知識,也參與解決社會問題。 此教學模式實施的步驟如下:(1)教師提供一個問題情境,可以用口頭陳述,也可能是一個真實的經驗;(2)學生對問題情境產生困惑並表達自己的反應,教師則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反應之間的差異上,例如採取的立場,知覺、看事情的架構、感覺等等;(3)當學生對上述的差異感到興趣時,教師引導學生來界定、組織問題;(4)學生分析、探索解決這問題所須做的事,再分派角色及工作,並報告結果;(5)學生評量解決問題的成果,檢視其是否達到原定的目標;(6)整個活動再持續重複。 在這模式中,學生團體的活動盡量少由教師主導,教師是扮演諮商者、顧問的角色。學校設備方面則須要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也應提供學生可到校外找尋資源的途徑。實施這個模式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學到民主的過程及探究學科的技巧,然而可能曾遇到下列的困難,如:(1)教師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2)民主過程繁瑣、緩慢,家長會認為這種教法無效;(3)學校須提供許多教學資源,但學校可能無法做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團體探討模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