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垂直組織(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rtical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
作者: 簡紅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程的垂直組織是指學習課程因素,即概念、通則、技能、價值等之先後次序的安排,依縱的排列。課程垂直組織的設計必須兼顧到繼續性(continuity)、順序性(sequence)、統整性(integration)、銜接性(articulation)、均衡性(balance)及範圍(scope)等六方面,因而學習次序的排列相當複雜。由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可歸納為以下十個課程垂直組織的原則。
  1.由單純到複雜:指課程內容的安排,由簡單的下層因素開始,而後及於複雜的上層因素及其中的各種交互關係。此原則亦可用來指數量方面,由少到多,也可用來指由部分到整體或由一般性到特殊性。
  2.由熟悉到不熟悉:指課程組織宜由學生熟悉之處著手,逐漸導向其不熟悉的地方。如社會科學習活動的安排宜由鄰居、社區、省市、國家到世界。
  3.由具體到抽象:指課程的設計宜先由五官等可具體觀察或感覺的學習經驗開始,逐漸及於抽象思考的層次。如數學教學宜先教加減而後乘除,因前者較易於具體操作,也較單純。
  4.由整體到部分:指課程的組織應先提供學生一個整體的理解,概觀所有的學習內容和經驗,然後再進行各部分的學習,此原則似乎與「由單純到複雜」的原則相違背,其實不然,這兩個原則要能相輔相成,互相交替,以做到「整體-部分-整體」,如此將使學習效果更好。使事件之發生有其先後次序,代表其因果關係,因此課程內容的安排,也應據此原則。
  5.由古及今:此為依照時間先後來組織課程。例如歷史事件之發生有其先後次序,代表其因果關係,因此課程內容的安排,也應據此原則。
  6.先備能力的學習優先:指學習某一課程內容之前一定要先學會基本能力,否則便無法學會。例如游泳要先學會打水、學加減之前先學數數。所以課程的安排必須考慮先備能力的學習,優先安排。
  7.概念關聯:概念關聯的焦點在於概念間的交互關係。課程設計者宜先確立知識的結構,找出概念間的交互關係,做為安排學習先後次序之依據。
  8.從事探究的程序:學者專家在從事探究時,對概念、原則及方法的使用,有其一定的程序,此種程序也可運用於課程組織的垂直順序。
  9.學習者的發展階段:學習者的發展階段宜做為課程組織的基礎。如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郭爾保(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等,對於課程組織的順序都有重要的啓示,即課程的設計和組織,要能配合學習者的發展階段。
  10.運用的順序:如何運用知識、如何從事活動的順序可做為課程組織的順序。如巴比特(Franklin Bobbitt)和查特斯(W.W. Charters)所主張的活動分析法,便是一種很好的垂直組織的代表。
  以上所介紹的十個課程垂直組織原則,各具獨立性而又互有關聯。在運用於課程設計時,如何適當地加以統合,實非易事。課程設計者在設計課程時應該妥善的應用這些原則並配合考慮課程的性質、學生的狀況及教育的條件等因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垂直組織(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