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豁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ㄍㄨ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一]huá[二]huò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ㄞㄊㄨㄥㄖㄨˊ:「ㄏㄨㄛˋㄖㄢˊ」、「ㄏㄨㄛˋㄉㄚˊ」。
  2. ㄇㄧㄢˇㄔㄨˊㄖㄨˊ:「ㄏㄨㄛˋㄇㄧㄢˇ」。
  3. ㄅㄨˊㄍㄨˋㄕㄜˇㄑㄧˋㄖㄨˊ:「ㄊㄚㄗㄞˋㄏㄨㄛˇㄔㄤˇㄓㄨㄥㄕㄜˇㄇㄧㄥˋㄑㄧㄤˇㄐㄧㄡˋㄅㄧㄠˇㄒㄧㄢˋㄈㄟㄔㄤˊㄧㄥㄩㄥˇㄏㄠˇㄒㄧㄤˋㄅㄚˇㄒㄧㄥˋㄇㄧㄥˋㄉㄡㄏㄨㄛˋㄔㄨㄑㄩˋ˙ㄌㄜ。」
注音:
解釋:

2. ㄏㄨㄚˊㄑㄩㄢˊㄐㄧˊㄘㄞㄑㄩㄢˊㄧˇㄕㄡˇㄓˇㄙㄨㄛˇㄅㄧˇㄔㄨ˙ㄉㄜㄕㄨˋㄇㄨˋㄐㄩㄝˊㄉㄧㄥˋㄕㄥˋㄈㄨˋㄖㄨˊ:「ㄏㄨㄚˊㄑㄩㄢˊㄓㄨˋ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豁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ò
解釋:
  1. 通敞、開闊。
    【例】豁然、豁達
  2. 免除。
    【例】豁免
  3. 不顧、捨棄。
    【例】他豁出一切,就為了要達成長官交辦的任務。
  4. 很快的、一下子。
    【例】他一聽到下課鈴聲,豁的衝出教室去玩了。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
解釋:
  1. →豁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ō
解釋:
[動]
1.割裂、裂開。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2.拚、捨棄、犧牲。如:「豁出生命」、「豁著命幹」。
[形]
殘缺、缺損。如:「豁嘴」、「豁脣子」。
注音:
漢語拼音: huò
解釋:
[名]
通敞的山谷。《說文解字.谷部》:「豁,通谷也。」
[動]
1.舒張、舒展。宋.陸游〈暮秋遣興〉詩:「如虹壯氣終難豁,安得雲濤萬里舟。」《資治通鑑.卷二八○.後晉紀一.高祖天福元年》:「卿言殊豁吾意,成敗吾決行之。」
2.排遣、發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於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水滸傳》第五七回:「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
3.免除。如:「豁免糧捐」、「豁免罪犯」。
4.不顧、捨棄。如:「豁出性命」。
[形]
開朗、寬敞。《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再進數步,漸向此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薨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
[副]
1.開通、開闊。如:「豁達」、「豁然」。《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2.很快、一下子。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一折:「每常我聽得綽的說個女婿,我早豁的離了坐位。」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豁亮」條。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
解釋:
參見「豁拳」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ㄛˋ

1. 通敞之山谷。《說文解字.谷部》:「豁,通谷也。」

2. 指情志開朗、大度。如:「豁然」、「豁亮」。《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晉.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3. 指空間開闊、寬敞。唐.高適〈自薊北歸〉詩:「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紅樓夢》第一七回:「再進數步,漸向此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薨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

4. 疏濬。唐.李白〈明堂賦〉:「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5. 排遣、發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於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水滸傳》第五七回:「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

6. 舒張、舒展。宋.陸游〈暮秋遣興〉詩:「如虹壯氣終難豁,安得雲濤萬里舟。」《資治通鑑.卷二八○.後晉紀一.高祖天福元年》:「卿言殊豁吾意,成敗吾決行之。」

7. 免除、除罪。如:「豁免糧捐」。《水滸傳》第三○回:「卻把這文案都改得輕了,盡出豁了武松。」《花月痕》第一四回:「你們所有客套,我也一起豁免罷。」

8. 倏忽、瞬間。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一折:「每常我聽得綽的說個女婿,我早豁的離了坐位。」

㈡ㄏㄨㄛ

1. 割裂、裂開。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2. 殘缺、缺損。如:「豁嘴」、「豁脣子」。唐.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3. 拚、捨棄、犧牲。如:「豁出生命」、「豁著命幹」。

㈢ㄏㄨㄚˊ

猜拳,以手出數目決定勝負,飲酒時常以此助興。如:「豁拳」。亦作「划拳」。

注音: ㈠ㄏㄨㄛˋ ㈡ㄏㄨㄛ ㈢ㄏㄨ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