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ˇㄕˋㄉㄞˋㄇㄧㄥˊㄘˊㄓㄜˋㄓㄜˋㄌㄧˇㄓㄜˋ˙ㄍㄜㄖㄨˊ:「ㄕㄥㄩˊㄓㄤˇㄩˊ。」
  2. ㄋㄞˇㄗㄜˊㄖㄨˊ:「ㄧㄡˇㄇㄨˋㄋㄥˊㄕˋㄧㄡˇㄦˇㄋㄥˊㄊㄧㄥ。」
  3. ㄨㄣˊㄒㄧㄥˊㄖㄨㄥˊㄖㄣˊ˙ㄉㄜㄐㄩˇㄓˇㄒㄧㄥˊㄨㄟˊㄕˊㄈㄣㄨㄣˊㄧㄚˇㄧㄡˇㄌㄧˇㄖㄨˊ:「ㄊㄚㄐㄩˇㄓˇㄨㄣˊㄈㄥㄉㄨˋㄆㄧㄢㄆ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代詞。用於文言文。此、這個、這裡。
    【例】生於斯,長於斯;朝於斯,夕於斯。
  2. 連詞。用於文言文。則、就。
    【例】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3.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劈裂、析分。《說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莊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
2.距離。《列子.黃帝》:「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
[代]
此、這個、這裡。用於文言文。如:「斯人」、「以至於斯」、「生於斯,長於斯。」
[連]
則、就。用於文言文。《論語.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經》:「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
[助]
1.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呢」。《詩經.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2.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啊」。《詩經.豳風.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3.是。用於倒裝,表示賓語前置。《詩經.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副]
盡、都。《書經.金滕》:「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名]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斯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u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劈裂、析分。《說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莊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

2. 此也。為今語之「這裡」、「這個」之意。如:「斯人」、「以至於斯」。《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宋.蘇軾〈答畢仲舉書〉:「處世得安穩無病,麤衣飽飯,不造冤業,乃為至足,三復斯言,感歎無窮。」

3. 則、就。《論語.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經》:「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

4. 盡、皆。《書經.金滕》:「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呂氏春秋.慎大覽.報更》:「斯食之,吾更與女。」

5. 「斯須」:片刻也。《禮記.祭義》:「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唐.杜甫〈丹青引〉:「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6. 距離。《列子.黃帝》:「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

7. 當助詞:

⑴ 表疑問之語氣。相當於「呢」。《詩經.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⑵ 表感嘆之語氣。相當於「呵」、「啊」。《詩經.豳風.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⑶ 用於倒裝句。相當於「是」。《詩經.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⑷ 用於形容詞後。相當於「然」。《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

8. 「螽斯」:昆蟲名,直翅目螽斯科之泛稱。約有三千種。體呈綠色、棕色或灰色,觸角等於或超過體長,具長翅,生活於地面、矮草上或灌叢中。雄體鳴聲來自覆翅互相摩擦。《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9. 姓。如三國吳有斯從。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斯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