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東京大學(日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作者: 詹志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東京大學創於一八七七年(明治十年),是日本第一所大學,初設法、理、文、醫四學部(學院)。一八八六年改稱帝國大學;一九四七年改稱東京大學;研究院正式設立於一九五三年。
  東大行政事務由大學審議會(Hyogikai)負責。目前共有醫、藥、農、理、工、文、法、經濟、教育、教養等十個學部;研究院含十一個部門及十三個研究所。學校經費充裕,約占日本全國國立大學年總預算的十分之一。一九九一年學生總數有二萬一千多人,全時教師約三千七百餘人。教授的聘請採講座制度,教授以下分助教授、講師、助理員。
  校內設有綜合圖書館,藏書達三百五十萬冊,十個學部皆有專屬的圖書館。另有專門的博物館,供教學研究之用。
  大學部修業四年,分為前後兩期:前二年為教養課程,以培養通才為主;學習在駒場教養學部;後二年為在校本區之專門課程。前二年成績及格後,方能繼續三、四年級乃至於研究所的課程。學校頒授學士、碩士、博士三種學位,其中對人文學科學位的授予尤其嚴格,故文法學院人才輩出。此外又有一種「研究生」制度,學生從某項專門學科教授做研究或調查,不以取得學位為目的。大學每學年分為兩學期,上學期自九月至次年三月;下學期自四月至七月。
  東大特別重視基礎研究,採取學長制。學部四年級學生必須和碩士班、博士班學生共組一個研究小組,同在一個研究室內工作。博士生可將論文中的一些題目分給碩士班學生作,碩士班學生又把其中簡單的問題分給四年級學生作。以金字塔式的結構,發揮團體整合力量。研究所全體師生必須固定出席每週一次的研討會,輪流發表各人的研究心得,並互相批評、討論與質疑。學生亦常自由組成「勤學會」,研討並作傳承學術。此種方式在日本學術圈內十分流行。學術界往往結合人力,出版辭典、文法書、索引、解題等各種工具書。
  東大並結合學界、商界、政界成立多種研究機構,如地震研究所、宇宙研究所等,以發展尖端科技。東京大學曾造就出大批的政經界人才,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學校。
校址:東京都文京區本鄉7丁目3番1號(7-3-1 Hongo, Bunkyo-ku, Tokyo 11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東京大學(日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