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梁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ㄚˋㄗㄞˋㄑㄧㄤˊㄕㄤˋㄏㄨㄛˋㄓㄨˋ˙ㄗㄕㄤˋㄔㄥㄉㄧㄥˇ˙ㄉㄜㄏㄥˊㄇㄨˋㄖㄨˊ:「ㄌㄧㄤˊㄓㄨˋ」、「ㄌㄧㄤˊ」、「ㄕㄤˋㄌㄧㄤˊㄅㄨˊㄓㄥˋㄒㄧㄚˋㄌㄧㄤˊㄨㄞ」。
  2. ㄑㄧㄠˊㄖㄨˊ:「ㄑㄧㄠˊㄌㄧㄤˊ」、「ㄐㄧㄣㄌㄧㄤˊ」。
  3. ㄖㄣˊㄊㄧˇㄏㄨㄛˋㄨˋㄊㄧˇㄌㄨㄥˊㄑㄧˇ˙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ㄅㄧˊㄌㄧㄤˊ」、「ㄐㄧˇㄌㄧㄤˊ」。
  4. ㄔㄠˊㄉㄞˋㄇㄧㄥˊ
  5.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梁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解釋:
  1. 橋。
    【例】橋梁、石梁
  2. 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
    【例】梁柱、棟梁
  3. 物體隆起的部分。
    【例】脊梁、鼻梁、山梁
  4. 朝代名:(1) (西元502∼556)南朝蕭衍所建。建都建康。 (2) (西元907∼923)朱全忠篡唐所建,國號梁,建都開封,為五代之一。末帝時,被後唐李存勗所滅。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解釋:
[名]
1.橋。如:「橋梁」。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梁幸未拆,枝撐聲窸窣。」
2.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如:「棟梁」、「餘音繞梁」。《後漢書.卷六二.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
3.物體隆起的部分。如:「脊梁」、「鼻梁」、「山梁」。《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們的長褂子,一雙雙梁的鞋子,不坐轎子。」
4.朝代名:(1)南朝蕭衍所建(西元502~556)。建都建康。參見「南朝」條。(2)見「後梁」條。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梁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am
作者: 蔡益超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梁係一種最常見的結構構材,軸向的尺寸遠大於斷面的寬與深。主要承受之載重垂直於梁軸,因此產生之內力主要為彎矩與剪力。
  由於支承條件不同,梁可分為簡支梁、懸臂梁、外伸梁、固定樑、連續梁等,前三種為靜定梁,後兩種為靜不定梁。
  梁軸不一定需為直線,若為曲線,稱之為曲梁。梁之斷面亦不一定均勻不變,有變化者,稱之為變斷面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iû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Niû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橋。如:「橋梁」。《說文解字.木部》:「梁,水橋也。」清.段玉裁.注:「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梁幸未拆,枝撐聲窸窣。」

2.架橋。東周戰國.屈原《楚辭.離騷》:「麾蛟龍使梁津合,詔西皇使涉予。」唐.李善.注:「以蛟龍為橋,乘之以渡。」

3.架於柱,用以支撐屋頂之橫木。如:「棟梁」、「餘音繞梁」。《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

4.物體隆起的部分。如:「脊梁」、「鼻梁」、「山梁」。《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們的長褂子,一雙雙梁的鞋子,不坐轎子。」

5.春秋時國名。《左傳.桓公九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晉.杜預.注:「梁國在馮翊夏陽縣。」唐.孔穎達.正義:「僖十七年傳曰:『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過期。』既以國配嬴,則嬴姓。」

6.朝代名。

⑴ 南朝蕭衍所建(西元502~556)。建都建康。南朝:(西元420~589)東晉以後,漢族先後於長江以南建立了宋、齊、梁、陳四朝,均建都於建康,史稱為「南朝」。後為隋文帝所滅。

⑵ 後梁(西元907~923):五代諸朝之一。朱全忠篡唐所建。國號梁,建都開封。末帝時,為後唐李存勗所滅。史稱為後梁。

7.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梁益。

注音: ㄌㄧ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