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虎觀之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愚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虎觀之會,係東漢章帝建初四年(79),詔令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會北宮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連月乃罷。唯因爭議不決,帝乃親制臨決,如西漢孝宣帝甘露二年(西元前52)論經石渠閣之故事,顧命史臣作〔白虎議奏〕;而負責撰集其事者,即是班固,書稱〔白虎通德論〕,後稱〔白虎通義〕。〔隋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均稱書六卷;今〔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所錄,乃元大德中劉世常所藏,凡上下二卷,四十四篇。
  白虎觀之會的起因,賓基於西漢以來經學今文與古文、師法與家法、章句與訓話大義之爭。如史載:「李育少習〔公羊春秋〕,又頗涉獵古學,曾讀〔左氏傳〕,雖樂文采,然謂不得聖人深義,而多引圖讖,不據理體,於是件〔難左氏義〕四十一事。明帝建初元年(76),受舉方正,為議郎,後拜博士;四年,詔與諸儒論五經於白虎觀,育以〔公羊〕義難賈逵,往返皆有理證,最為通儒。」而〔左氏傳〕,正係賈氏所長。〔後漢書〕即云:「賈氏家學淵源,達悉傳父業,弱冠能誦〔左氏傳〕及五經本文,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雖為古學,兼求通五家〔穀梁〕之說,尤明〔左氏傳〕、〔國語〕,為之〔解話〕五十一篇。明帝立,降意儒術,特好〔古文尚書〕、〔左氏傳〕。建初元年,詔逵入講北宮白虎觀、南宮雲臺。」由此亦可知,明帝本身在爭議的雙方中是偏向古學;其親制臨決,實是以政治力量來解決學術爭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虎觀之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