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xué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逃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xué |
解釋:
學生不到校上課,在外遊蕩。《紅樓夢》第五六回:「自幼淘氣異常,天天逃學,老爺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逃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chool Truancy |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逃學指學生未得家長同意,亦未向學校請假,而擅自缺席。美國許多學校因學生逃學而影響教師教學,成為校長最感困擾的問題,因督學係根據學生出席率簽請政府對學校的經費補助,遂影響到學校的行政措施。 美國對學生逃學問題十分重視,研究者也多方探討逃學的原因和補救之道。據現知的原因,包括學業落後、低社會階級、貧窮、家居狀況惡劣,以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厭惡上學,而寧願在校外遊蕩。研究報告者有艾略特(D.S. Elliot)及福斯(H.L. Voss)之〔違法與輟學〕(Delinquency and Dropout, 1974),芬萊森(D.S. Finlayson)與勞潤(J.L. Loughran)之〔高低違法學校學生之知覺〕(Pupil's Perceptions in High and Low Delinquency Schools, 1978),葛魯克(S. Glueck & E. Glueck)之〔違法與犯罪之屬:多年一再尋找其全景〕(Of Delinquency and Crime, A Panorams of Years of Search and Research, 1974)。蔡曼(G.L. Zieman)與班森(G.P. Benson)於一九八○至一九八一連續報告〔男女逃學青年的學校知覺〕(School Perceptions of Truant Adolescent Boys, 1980; School Perceptions of Truant Adolescent Girls, 1981),以為逃學是一種應付機制,以減少挫折感和不快;然而逃學的學生卻希望有好成績,有歸屬感,為教師所喜愛,並不希望學校或教師視之為問題學生,但卻無能如願。此外研究者尚多。 逃學並不是教育成功的現象,學生逃學不容教師與家長忽視。要免除此現象,可從逃學的原因入手,教師因材施教以使學習能力低者可有成就感而無挫折感;教師應用適當的態度對待學生以鼓勵其學習;應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增進其學習成績。家長則應以愛護增進親情以降低對物質環境的不滿;尤其要與學校和教師聯繫以明瞭子女出席和學習的狀況。至於斤斤計較分數的高低,是教師和家長都要革除的習慣。目前我國逃學狀況雖有所聞,卻少有確實的調查和研究,是應該用心的方向。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逃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動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逃學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逃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