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人行為 - 教育百科
助 | |
人 | |
行 | |
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elping Behavior |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助人行為是行動或做事只為有益於人,並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即是施惠不望報的作為。這種作為包括與人分享、付出、幫助和安慰。分享是把自己所有的東西分給別人與其一起享用;付出是把自己所有的一部分或全部無條件的送給別人;幫助是看到別人需要時,無論是行動或財物,助人滿足其需要;安慰是在別人遭遇困難或悲傷以至憤恨,受到打擊而發生情緒作用時,用語言或行動予以慰藉,以減除其情緒強度。 助人行為的目的在於於人有益,或者出於仁者的惻隱之心,或者激於義憤而見義勇為,或者由於習慣性的以助人為樂,或者只是在即刻的情境中,不假思索的伸出援手。通常在行動時不會想到由助人而得到任何報償,其中含著大量的道德成分。 助人行為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早就視為一種美德,稱為「義行」或「義舉」。常見的是「於人有益,於己無害」的善行;彰著的是「捨身救人」以致犧牲自己生命的悲壯行為。這種觀念在儒家稱為「殺身成仁」的一類;在墨家是「磨頂放踵以利天下」的兼愛主義。 西方自一九七○年代開始,心理學和社會學中出現了「利他主義」(Altruism),在生長發展方面開始注意助人行為的發展,視為一種高度的道德品質。從事此項研究者有四種出發點,一為進化觀點,二為心理分析,三為社會學習,四為認知發展。 自進化觀點出發者以為生物和社會狀況可能有益於助人行為的發展。從生物社會的進化著眼,是行為的選擇和累積的結果;或者從遺傳著眼,則是由於基因,助人行為發揮了人類生存的功能,助長了人口的增加率和文化演進。 從心理分析出發者強調幼年經驗,兒童隨父母的教導確定了助人可得讚賞,因而壓抑人性的自私衝動,認同了助人行為。從社會學習出發者認為助人是由學習而來,和其他後天獲得的行為模式相同,在社會環境中因助人得到鼓勵,因角色扮演而體會到得人幫助者的感受,於是形成助人的習慣。 從認知發展觀點出發者相信社會知覺改變認知,道德判斷由於對高度道德品質的認識,發現助人是道德行為,因而產生助人的動機,表現於行為乃是發展的成就。 社會學習和認知發展兩種觀點合併,成為提倡「自律」的一種說法,兒童由學習而發展,到不需他律而能自律,由自律方能主動表現助人的行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助人行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