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疾病行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llness Behaviour
作者: 劉仲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疾病行為之解釋最為普遍而概括者,當推麥肯尼克(David Mechanic)與福爾卡特(EdwundH.Volkart)二人所下之定義:個人察覺疼痛、不適,或其他機能失調之徵象時,對此諸症狀予以體認、評估,並據以行動者。
  疾病行為相當複雜,不准疾病種類繁多,所造成之痛苦與困難大有出入;同時又每隨個人之注意力、對症狀之體認與評估,以及社會之界定或標籤等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再者,病人可求助或使用醫藥照顧之範圍,亦隨時間空間因素與個人基本屬性及其社會文化背景等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誠如麥肯尼克所指出,疾病行為既為社會文化制約下而習得之行為模式 ,又為個人對困境(situational difficulties)所採取的對抗手段。
  就疾病行為乃習得的社會文化反應而言,庫斯(Karl L. Koos)及芝布羅斯基(Mark Zborowski)等人的研究發現,都屬權威性之例證。庫斯調查美國雷金維爾(Regionville)居民對身體症狀是否需要求醫之體認,發現即使生活在同一社區之居民,當其社會階層不同時,此類認知即大有出入。在雷金維爾社區高、中與低階層之居民中,社會階層越高,對身體症狀是否需要求醫之體認,所占百分比亦越高。芝布羅斯基分析美國某一榮民醫院病人對疼痛之反應,充分揭示出文化模式對病人疼痛反應之重大影響。根據芝布羅斯基之研究,土生美國人對痛之反應既冷靜且忍耐力強,常能以客觀態度去體認,而猶太人與義大利人對痛之反應則趨向於敏感與誇張;唯猶太人與義大利人對疼痛反應外表雖同,其基本態度仍有差異。義大利人所關切者為痛之本身,一旦疼痛解除即感滿足;猶太人所關切者則為痛之根源及其與未來健康之關係。就疾病行為乃困境之對抗反應而言,疾病行為是個人由察覺疾病徵象,經由體認、評估,與求醫等,以迄病愈復健之整個調適過程。醫療社會學者蘇克曼(Edward A. Suchman)更將此過程細分為五個階段(stages),即:(1)症狀經驗期(symptom experience);(2)承擔病人角色期(assumption of the sick-role);(3)接觸醫療照顧期(medical care contact);(4)病人依賴角色期(the dependent-patient role);(5)復原與復健期(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疾病行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